第8部分(2 / 4)

頭來,望住林維先說:“這訊息太重要了!不過,還有許多情況不清楚。請告訴公安16師李國厚師長,讓他抓緊查明,蔣光頭揀這個時候來大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他這次行動的確切日期是哪天,他怎麼來,坐飛機還是乘軍艦,到大陳後要搞哪些活動,隨同來的有些什麼人……”

林維先說:“這許多問題,恐怕一時難以弄清楚啊!”

張愛萍說:“當然,我並不指望只從這條線上來查明這一切,我還要讓軍區和上海市的情報部門一齊動手來查,同時要報告北京,請他們幫助。”

林維先問:“要不要通知部隊進行準備?”

張愛萍忙搖手道:“不要,不要,還不到時候。你只要同王德他們商量一下,搞出個應急方案來就行了。部隊一切日常生活、戰備工作、請假外出人員等等,一切都照常進行,不要讓人家看出我們已經得到這個情報了。”

各方面的情報陸續不斷地送到了張愛萍手裡。蔣介石要乘坐檯灣海軍的旗艦“峨嵋“號來“北巡”,同行的有宋美齡、蔣經國、俞大維、美國顧問和一批親信高官。大陳方面,劉廉一除了下令全防衛區加強戒備,清查戶口,抓人捕人外,還命令海軍艦艇在大陳列島、東磯列島、漁洋列島海域內,日夜巡航,遊動……

星月的清輝瀉滿庭院,空氣中洋溢著白蘭花馥郁的香氣,在清輝和花香中,張愛萍時而昂首挺胸凝眸太空,時而低頭抱臂沉思,遠遠望去,他的身影儼然是位詩人在憔悴吟詠,但他的胸懷卻是一位將軍在精心運籌呢!

蔣介石公開擺出一副“大總統”和“三軍統帥”的架勢,從臺灣出動,在海上一路風光兩百公里,到大陳列島巡視,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他要顯示從大陸逃臺灣後,兩年來在臺灣已經站穩了腳跟;他的實力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恢復,連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對臺灣的政策也有了180度的轉向。這意味著,他要顯示一位總統三軍統帥對前方“克難”將士的深情慰勉,顯示出昔日那種威震八荒的威風在他身上依然存在,不減當年。更意味著這些遠離臺灣的離島──大陳、東磯、漁洋──正牢牢地控制在他的掌握中,他的“三年*計劃“是必然成功的,把所有這些濃縮成一句話,就是他要對美國艾森豪威爾遞送一個資訊──把緊挨大陸的沿海島嶼列入“臺海協防條約”範圍之內,不但非常必要,而且沒有風險。

張愛萍在這一片浮想聯翩中,終於發現蔣介石身上慣有的那種虛驕之氣。他決心利用蔣介石身上的這個惡氣,來使自己的東磯之戰獲得最大的成功。

他記起了自己同林維先、王德審定“應急方案”時的情形——晚飯前,林維先同王德將秘密擬定的兩份“應急方案”擺到他面前。一份是迎頭痛擊蔣介石“巡視”的,另一份是讓我軍實力、部署深藏不露,以此來矇騙敵人的。

很明顯,第一方案最有誘惑力!蔣介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佈的頭號戰犯,這個渾身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如今送上門來,給他個迎頭痛擊,掃盡他的威風,豈不快哉!但是,也很明顯,這個只顧滿足心理痛快的方案,感*彩太重,由它帶來的許多後果都沒計較周全。權衡利害得失,這個方案並不可取。張愛萍的眼光,從兩份方案上挪移開來,望住林維先和王德一笑:“咱們照孫子兵法上說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給他個藏於九地之下,讓這個光頭總統高高興興地來,高高興興地走吧!”

在清輝花香的靜夜裡,飄蕩出張愛萍一聲理智的輕笑。

臺灣島上的一出出鬧劇(1)

正當人民解放軍在浙江東部沿海調兵遣將,集結陸、海、空軍的精銳部隊,準備向大陳列島發起攻擊時,蔣介石一夥卻忙於在臺灣島上演了一出政治鬧劇,大搞所謂的“總統選舉。”

1949年5月,蔣介石乘坐“太康號”軍艦,隱處在舟山島的定海,指揮湯恩伯軍守衛上海,一面秘密地搶運黃金,一面謀劃奪取“遠東斯大林格勒的大勝利”。

5月25日,陳毅率第三野戰軍攻入上海,完成了對吳淞口的合圍,蔣介石眼見敗局已定,便乘“太康號”軍艦倉皇逃到澎湖,6月1日,再從澎湖馬公坐飛機抵達臺灣高雄。

當飛機降落在高雄機場後,這位被空前潰敗震驚得失魂落魄的“在野總統”,面對著撲朔迷離,波詭雲譎的臺灣政局簡直不敢下飛機,直到他當日愛將、臺灣防衛總司令孫立人登機面報“這裡都是自己人”後,才跨下舷梯,數日後,轉入臺北草山第一賓館居住。

在賓館駐足下來,一聽說此處名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