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揚州戰事不利,換做別人都會想方設法地躲開,趙翎倒好,就這樣迎了上來。
他以為自己是誰?
永遠都會打勝仗?
之前能夠順利殺死那些西夏人,是因為事先設下了圈套。現在西夏人早就到了揚州城外,以逸待勞,趙翎帶人殺過去,就是背水一戰,人數本來就佔了劣勢,還要正面與西夏人交鋒,根本就沒有什麼勝算。
她早就覺得,趙翎這個人早晚要敗在他的自大、狂妄上。
就讓他受點罪也好。
可這不是挨板子,不是撞釘子,這是打仗,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死人。
琅華想到這裡,抬起頭不知不覺地就望進了趙翎那雙眼睛裡,那雙眼睛深如潭水,裡面卻映著一輪皎月,然後微微一彎帶出了笑意來。
彷彿是一個人遇到了什麼值得高興的事。
琅華不由地覺得奇怪,這個人在高興些什麼?
門口傳來閔懷的聲音,“將軍在嗎?”
韓璋抬起頭來,正好迎上閔懷焦急的目光。
大帳裡沒有旁人,閔懷低聲道:“我收到訊息,恐怕有人暗中通敵……”
韓璋微微有些驚詫,“我也是剛剛收到揚州來的軍報。”
閔懷望著韓璋的目光,心中咯噔一下,也就是說這件事是真的了,“那麼揚州城岌岌可危了?”
閔懷的表情複雜起來,彷彿有件事讓他猶豫不決。
韓璋揮揮手讓人帶著那傷兵下去,“請衛所的醫工好生照看。”
副將應了一聲也跟著退了下去。
韓璋從閔懷眼睛中讀懂了幾分危險,立即看向蕭媽媽,“帶著小姐出去透透風。”
蕭媽媽頜首,陪著琅華準備走出大營。
韓璋不忘了叮囑蕭媽媽,“外面起風了,護著點小姐。”
琅華走出營帳,轉眼望見趙翎還規規矩矩地站在那裡,彷彿就是個新兵,渾身上下沒有半點的破綻,琅華不知怎麼的心中有些惱火,趁著沒人注意一腳就踢了過去,趙翎卻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眼睛上的睫毛都沒顫一顫。
琅華本想要低聲與趙翎說上一句話,迎面卻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臉孔。
是那位給她指過路的王大叔。
她能夠順利地進入葉家,都靠這位王大叔幫忙。
這位王大叔之前還在躲躲藏藏生怕被人發現行蹤似的,而今他卻這樣正大光明地站在了這裡。
琅華轉身看了看趙翎,又瞧了瞧王大叔。
曾經是慶王手下,姓王的人,有這般的風度和氣節,她只能想到一個名字。
崇明縣縣丞王奉熙。
彷彿看透了她心中所想,王奉熙向她躬身一揖。
琅華不禁驚詫,王奉熙現在還是朝廷通緝的要犯,閔懷隨時隨地都可能將他投入大牢,然而現在他就這樣來了,臉上沒有半點的懼怕。
趙翎那群人都是這個模樣。
坦坦蕩蕩,彷彿乾淨而來,乾淨而去。
琅華忽然沉默了,她原本不想跟這些人有半點的牽連,可是經過了那麼多事之後,她卻不由自主地為這些人擔憂。
如果說有些事沒有照她預想的那般進行,這顯然就是其中一件。
……
王奉熙走進了軍帳,琅華也坐在院子裡等著結果。
她很想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韓璋和閔懷會怎麼選擇,是選擇朝廷還是選擇相信王奉熙。
大帳裡,韓璋和閔懷也在想這些。
如果是平時,他們會直接將王奉熙投入大牢,但是這個被朝廷當成謀逆之臣抓捕的人,卻在這時候不惜露面送來訊息。
而那個被朝廷委以重任的御史卻與西夏人串通。
韓璋忽然笑起來,這就是現在的朝廷,就是他一直都在守護的大齊,多虧現在他遠在鎮江,否則如果此時此刻站在金鑾殿上,他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走上前將皇帝從寶座上拽下來。
忠國忠君的匾額掛在榮國公府,他們韓家世世代代都守著這句話過日子,可是現在他卻覺得這句話根本就是可笑至極。
什麼是國?什麼是君?
閔懷看著已經有些癲狂的外甥,他心底也是一片冰涼,如果不是有鎮江的百姓幫忙,他恐怕也早就被王仁智那口大鍋烹了。
有誰真的在意鎮江的戰事嗎?
誰真的在乎那些百姓的性命嗎?
他們想要的都是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