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鎮江,還是在鹽州,裴杞堂都用過兄長手下的騎兵,偷襲李常顯要不是韓家騎兵,裴杞堂也不會贏的那麼輕鬆。
既然在兄長手裡得了好處,早晚就會面臨被清算。
這可與她沒有關係。
琅華看向韓璋:“兄長想要找他,找他就是了,何必商量我,我也沒有替他隱瞞,不過就是兄長沒問,我也沒說。”
一下子將自己撇得那麼幹淨。
裴杞堂去西夏之前,是誰將裴杞堂推薦給他的?
真是女生外嚮。
想到這裡韓璋又皺了皺眉頭,他怎麼會有這種想法,琅華還不到議親的年紀,裴杞堂不會就已經有所圖謀了吧?所以才哄騙琅華幫著他隱瞞。
韓璋道:“顧老太太什麼時候知道的?”
“祖母?”琅華抿了抿嘴唇,“也是才知道。在鎮江的時候我怕祖母擔心,就沒有說。”
果然被他猜中了。
在鎮江的時候沒有顧家,裴杞堂怎麼能在沈昌吉眼皮底下逃脫。西夏打仗的時候,他剛到太原,琅華本來是去相對安全的銀州,卻半途跑到了洪州去幫裴杞堂,他聽到訊息一直為琅華擔憂,直到傳來了捷報,他才放下心來。
琅華看著韓璋目光變化,不知道韓璋想到了什麼,好像眼睛裡的怨恨深了不少。
韓璋叫了一聲:“雲常,去將裴杞堂給我叫過來,就說我有事要問他。”
韓璋看向琅華:“去內院吧,如媽媽還等著你呢,長嫂從老宅給你送來不少的物件兒,我不知道都有些什麼,你去瞧瞧,一會兒好帶回家去。”
琅華站起身來,還是忍不住替裴杞堂說句話,萬一兄長誤會他是個奸邪小人,恐怕關係處理起來會更加麻煩。
琅華道,“裴杞堂也是不得已才瞞著兄長。”
韓璋的目光更加深沉。
……
琅華進了月亮門,如媽媽就等在那裡,“大小姐您可算是來了。”說著臉上是一片苦澀。
“怎麼了?”琅華問起來。
如媽媽簡直就要將肚子裡的苦水都倒給顧大小姐。
誰能想到在外面威風凜凜的國公爺,在家裡就將內宅弄得一團糟。大老爺去世,大夫人跟著回了韓家祖宅,趙氏和國公爺和離之後,內宅就亂的不成樣子。
一部分人回了趙家,一部分人去了祖宅,剩下的這些十有*都是沒有管過事的,他們這些被大夫人留下照顧國公爺的老家人裡裡外外忙的團團轉。
“您剛才在書房裡做了半天,可有人端了茶點過去?”如媽媽嘆口氣。她讓廚娘做,廚娘就拿國公爺的話來頂她,說什麼國公爺吩咐了,以後廚房不必給他做點心,因為國公爺不喜歡吃。
“就連大夫人從老家搬來的箱籠,到現在還沒有開呢,國公爺說要等著交給大小姐。”可是那些東西不一定都是給大小姐的啊。
大夫人一個寡嫂,不好插手國公府裡太多事,表面上是這樣一說,其實其中必然有給國公爺的物件兒。
兄長在外征戰多年,當然會對內宅事務一竅不通。
琅華道:“我先看看大嫂的信吧!”
總算來了一個能說話的人,如媽媽恨不得拉著琅華說個不停,差點將大夫人寫信的事拋去了九霄雲外。
琅華走到內室,現將信看了一遍,見上面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這才鬆了口氣。從字裡行間能看得出來,大夫人的心情好些了,已經開始照她的提議在韓家祖宅開辦“族學”和“義莊”。
當時她擔憂大夫人悲傷過度,想著如果讓她有些事做,說不得心情就會慢慢好起來。
而且大夫人身下沒有孩子,能夠籌辦族學,常常見到那些族中的後輩,對她來說也是個安慰。
如媽媽道:“現在大夫人最擔憂的就是國公爺的婚事了,可是國公爺說了三年之內不問不娶。”
弟弟為長兄守孝一年,韓璋卻要守三年。
如媽媽道:“這也不合規矩啊!國公府到現在可還沒有一兒半女呢,這要是老國公爺在世,一定急的不得了。”
兄長今年已經三十多了,尋常人家的男子早就兒女成群。
如媽媽是韓家的老人,想起這個忍不住就擦眼淚,也不知道國公爺的緣分到底在哪裡。
“大小姐,”如媽媽終於忍不住道,“按理說這不該我們下人嚼舌,但是……閔家不是要給閔大小姐尋親事嗎?您說舅老爺願不願意與國公爺結親……”
原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