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按時喝,吃完了再去醫院拿,每個月也記得去複診,要是交通不方便的話,到時候我讓人來接你。”
“不用!”宋典條件反射的回絕,話一出口卻又有點兒擔心,自己的音量是不是太高了?
他有些無措的搓了搓手,剛要再說點什麼補救,卻見楊柳已經神色如常的點了頭,“那你自己掂量著來吧,不過天氣實在不好的話就不要勉強。”
宋典又偷偷觀察了幾秒鐘,見她確實沒有再生氣,也安下心來。
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物降一物,要是放在以前,包括老頭兒自己在內的所有人恐怕都想不到會有他對別人如此言聽計從、小心翼翼的一天……
既然重歸於好了,那麼之前停滯的表演課自然也要重新提上日程。而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
“不過今天就到十點啊,”楊柳說,“中午吃餃子。”
基本上她過來都挺早的,現在也才不到八點,到十點還有兩個鐘頭,夠上課的了。
兩個人也吃不了多少,一般情況下,假如她要在這邊吃飯的話,都會十一點才開始準備食材,偶爾有需要燉的煲類則會在她家就準備好,然後一進門就燉上,中間休息的時候去看看火,也不多費工夫。而因為餃子需要準備餡料、和麵,所以今天才提前了一個小時。
眼下老頭兒正努力修復關係呢,簡直她說什麼是什麼,更何況那手藝真心好的很,自然是不會有任何異議。
上午的課上的簡直舒心!雖然宋典的見解依舊獨到,言辭依舊犀利,標準依舊高不可攀,但楊柳還是輕而易舉的感受到了他試圖進一步鞏固剛剛樹立起來的“溫和從容好老頭兒”形象的誠意,跟之前相比,已經算是和藹非凡了……
楊柳也是從宋典住院之後才知道他的胃原來已經真的那麼不好,簡直比她那個在酒桌應酬了幾十年的爸爸還要差,於是再來,採購的食材中就減少了不好消化的內容。
她覺得自己的手還是再保養一陣子為好,因此就算是包餃子也沒選擇需要剁肉的葷餡兒餃子。反正她從來就不缺乏耐性。畢竟是一輩子的事情嘛,要是因為一時激動而留下什麼後遺症,那可就糟糕了。
今天的餃子是素什錦的,聽著名字就覺得花樣繁多、五光十色,讓人很有食慾。
說是什錦,而這裡面的內容又因人而異,大家都可以按照各自的口味和自己的需求對配料進行調整,楊柳弄得就是香菇、豆乾、胡蘿蔔、雞蛋和木耳五種,口味清香不寡淡,營養方面也比較均衡豐富。
這些材料大都只需要切成碎丁,雞蛋也只需要簡單的翻炒一下,弄成嫩嫩的金黃色,然後在鍋裡用鏟子破成小塊備用,整體工作量並不大。
擀皮倒是需要靠手掌的體力活兒,但楊柳有個妙處:她跟很多做慣了廚活的人一樣,左手也會擀,只不過速度會慢些。
再不濟,還有宋典呢。
真的是他,別看老頭兒萬事不關心的樣子,可他是真正從苦日子過過來的,曾經一個人打拼了好多年,又沒錢僱人幫忙解決生活問題,後期更是連老婆也走了,自然得自己來。所以不管是打掃、洗衣還是做飯,甚至是後者中難度比較大的包餃子、包子,他都會一點,只是雖然歷史悠久,但成品造型依舊慘不忍睹也就罷了。
之前幾次楊柳之所以不讓他插手,一是老頭兒自己擺譜,二是身為廚子的楊柳實在不能容忍一個外行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胡亂折騰,三麼,有弟子在場,哪有師父下廚的道理?
可現在不一樣了,一則宋典有心進一步修復關係,二則楊柳確實需要幫助,三麼,她也想清楚了,兩個人一起做活,怎麼看也算是一種快速增進感情的方式,因此在老頭兒主動挽起袖子要幫忙的時候,她就順水推舟的答應了。
然而,即便如此,當宋典真的拿了另一根擀麵杖去對面擀皮時,楊柳還是覺得有些不忍直視。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而宋典,顯然就屬於沒有的那一行列。
且不說他因為多年不做而導致的急劇生疏,就是賴以生存的技巧,也十足笨拙且拙劣!
有經驗或者是真正做慣了的人在擀皮時,通常都會一手持擀麵杖,一手捻皮,兩手左右配合,擀麵杖滾動的同時將麵皮飛快旋轉,整個過程都顯得無比靈動,猶如指尖舞蹈一般好看。
只要技巧得當,最後出來的成品都是周邊菲薄,中央稍厚,這樣捏餃子的時候才會能在保證肚皮鼓起來的同時還不必擔心撐破。
然後再看看宋典: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