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老實話,楊柳是真被婁琛這一句“小師妹”叫的起了渾身的雞皮疙瘩,都不敢用受寵若驚來形容。
對方性情爽直沒有架子她是早就體驗過了,但師兄妹什麼的,她還真是沒那麼大的臉順杆兒往上爬。
“婁哥,您就別拿我開玩笑了,”飛快的平復下激動的心情,楊柳笑道,“您還是說正事吧。”
婁琛聽後哈哈大笑,聲音中的歡快和肆意讓他像個大男孩兒,“說這話就見外了啊,你是宋老的入室弟子,這師妹的稱呼名正言順。”
話雖如此,可真要這麼喊了,外界不知道倒也就罷了,可要是傳出去,她百分百要被大家說成是蹭熱度……馮京那麼大的咖尚且沒跟婁琛師兄弟相稱,她這個出了國門就路人化的又有什麼資格?人家琳德電影節已經幫了自己不少了,實在不好這麼得寸進尺。
楊柳不知他到底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心裡百爪撓心似的,也只是訕笑。
殊不知婁琛是真挺喜歡她——不是男女之情的那種喜歡,只是單純的人與人之間性格脾氣的對付不對付,這才這麼說。
婁琛這人吧,說話做事比較喜歡由著性子來,在人品沒有大問題的前提下,看某個人順眼、對脾氣了才會選擇繼續跟對方保持友好往來。
就好比對馮京,婁琛確實欣賞他,也敬佩並且尊重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是,合不來!
這麼兩個各方面都為國爭光的優秀未婚男青年,竟然合不來!
中間有宋典這層關係,竟然合不來!
這麼多年了都還只是這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碰面之後除了點頭問好沒有進一步交流……那是真合不來。
還是性格的問題,婁琛喜歡直來直往,見面先問“你吃了嗎”都嫌麻煩;可馮京凡事就喜歡悶著,一般人問都問不出來,指望他主動跟誰發展友情基本上沒戲,而前者的性格和發展速度又註定了他不喜歡也沒必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琢磨、猜測另一個人的心思。
於是,兩位主兒就這麼保持著彼此欣賞、敬佩,但從不多做一句深入交流的相處模式直至今日……
婁琛也知道自己這種風格很容易讓人消化不良,見她不接茬,也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轉頭說起了正事。
去參加琳德電影節那會兒,有位導演藉機找到婁琛,希望他出演自己影片的雙男主之一,後者看過劇本之後就答應了。然後影片籌備到現在,綜合考慮市場需求之後,導演和編劇都決定引入一張亞洲面孔。
但是兩人對亞洲影圈兒知之甚少,這就直接導致了一堆亞洲面孔在他們看來幾乎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似的,於是就決定集思廣益,讓相對更加熟悉這方面的劇組演員們推薦,其實也就是變相的送人情了。
別人暫且不提,反正婁琛是第一個想到了楊柳。
還別說,託之前他跟老皮特力頂的福,導演對楊柳還真有那麼幾分印象。但還有另一個演員同樣推薦了另一位熟悉的韓國演員,出於公平起見,他也不好立刻決定。
三下五除二說完,也不等楊柳回應,婁琛就快人快語道,“影片定位是商業片,不過也有幾分內涵,不用擔心砸招牌;你那個角色戲份不多,而且恐怕片酬也不會太高,但參演的演員也大多是演技派,導演也很有料,我個人的意見是你最好接一下。”
楊柳壓根兒就沒想過不接這種可能!
她還在發懵呢,多大的餡兒餅,怎麼就砸自己頭上了?
等等,貌似剛才婁琛說還有另一位人選?
把自己的擔憂說了之後,婁琛又笑起來,“這個不用擔心,你就過來面試就好,雖然我不敢打包票,但應該是八字一大撇了。”
近幾年英文電影的國際市場已經無限趨近飽和,不少國家和地區甚至一度萎靡,想要保持或者進一步提高利潤,靠的就是華國這片尚未被開發完全的寶地。這深不見底的龐大市場足以讓任何一個正常人眼紅心動,哪怕就是為了掏乾淨十幾億華國觀眾們的口袋,那邊也不可能放棄楊柳而選擇那個什麼棒國藝人。所謂的公平競爭,也不過是為了大家臉上好看而已,說得不好聽一點,可不就是又當又立…
聽他這麼說,楊柳就放心了,馬上問自己應該什麼時候過去。
婁琛想都不想就說,“最好明天就過來,我想把劇本給你看一下。”
雖然面試是在兩天後,但婁琛還是希望她能在跟導演見面前先提前瞭解下劇本,哪怕只是多此一舉。當然,這也是他多年來認真負責的從業態度決定的。
結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