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飾演的是一位專攻古文化的美麗女博士,平時的工作就是做做研究,因此她的絕大部分戲份都是在攝影棚完成的,最多後期需要去街上拍一拍博士被控制後失控的幾組特寫,然後就沒事兒了,滿打滿算一個月足夠。
其實大後天才有她的戲,不過她還是提前幾天過來,先跟大家混個臉熟,對著這些演員和工作人員找找感覺。額外要是有什麼自己能幫忙的事兒,也就順手幫一把,以便順利融入這個大家庭。
劇組統共就她一個亞洲演員,大家不免有些好奇。好在有讓·穆德和婁琛幫忙引薦、介紹,出來混的人也大都精於世故,不會腦殘到動不動就看誰不順眼,那種初見的疏離和不適很快就消散了。
之前這個角色沒定下來的時候,另一位男主角保羅曾經推薦某韓國女明星過來面試,跟楊柳直接構成競爭關係,而對方雖然表現的十分努力,但仍舊落選,於是楊柳在跟保羅見面,難免有那麼點兒不自在。
倒是保羅看著就跟沒事兒人似的,老遠看見她就大咧咧的笑,拍完一組鏡頭還樂顛顛的跑過來跟她握手,“又見面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
楊柳:“……”
喂,你這麼說的話,很容易給我一種是你跟導演推薦我的錯覺啊。
婁琛就在一邊笑,也不說話,看著對保羅倒沒什麼敵意。
現在競爭早已塵埃落定,保羅好似也釋放了天性,嘰裡呱啦說個不停,一會兒說看了她演的電影,一會兒又說他早就想跟華國女明星合作云云,思維簡直跳躍。
楊柳一開始還有些拘謹,但給他這麼一鬧,稀裡糊塗的就拘謹不起來了,只覺得耳朵邊上嗡嗡響,眼前這隻金毛大狗竟然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這人也三十過半了,可照樣活潑,說道興起了還連比帶劃,跟他相比,對面始終不動如山的楊柳安靜得簡直像個白痴。
一直到那頭導演喊人了,保羅才意猶未盡的收住話頭,一蹦三跳的往片場去了。
等保羅離開了,婁琛才對楊柳說,“其實那傢伙倒還蠻好相處,之前幫忙介紹演員也是因為受人之託,他本人並不認識對方,不過為了還個人情,成功或失敗於他而言都沒什麼關係。”
楊柳這才明白了。
好萊塢是電影聖地,無數銘刻於歷史的絕世好片都在這裡誕生,當然更多的還是曇花一現就消失的無影無蹤的,競爭之慘烈可見一斑。
因為在這裡拍電影電視劇甚至是廣告、mv的太多,多到當地人都見怪不怪了,除非是有自己特別喜歡或是特別大牌的演員在,否則一般不會給予太多關注。這一點無疑極大地造福了拍攝方,因為有時候過多圍觀者,尤其是不夠理智的圍觀者的在場顯然會對拍攝構成不可忽視的妨礙。
當天的拍攝一直持續到了深夜十一點多,正式收工就快十二點了,然而一群人竟還十分有興致,由讓·穆德起頭,一起去了酒吧。
這麼多年了,楊柳還真是沒去過酒吧,甚至對那種地方隱隱有些排斥。因為在她印象中,這些地方一般都跟混亂無序躁動墮落之類的詞彙聯絡在一起,可現在卻是劇組發出邀請……
正遲疑的時候,婁琛笑著說,“沒關係,那酒吧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酒吧,很安靜,不想喝酒的話還有各種正統咖啡和飲料。”
聽他這麼說,楊柳就釋然了,很痛快的接受邀請。
想也是,明天九點不到就要開工,大家就算再有興致也不可能鬧得太出格,而且可以被拿來當做聚會由頭的,貌似只有自己這個新來者。
到目的地之後,楊柳徹底放下心來,這兒既沒有想象中震耳欲聾的音樂,也沒有大吵大鬧的人群,空氣中濃郁的咖啡香氣和優雅流暢的古典樂構成一股奇異的氛圍,讓人不自覺的放鬆。
這會兒已經超過十二點半,但客人還是很多,喝的東西也是千奇百怪,有咖啡、烈酒、雞尾酒甚至是果汁、牛奶和白開水……大家要麼在等下安安靜靜的看書讀報,要麼就是湊近了,壓低聲音低低討論,非常安靜。
坐下之前,楊柳下意識的掃視一週,隱約看到幾張熟悉的面孔,鑑於這裡是好萊塢,想來也是大熒幕上的熟客了。
劇組來的人不多,也就是讓·穆德、保羅和主管攝影、道具等方面的幾位頭頭,再就是楊柳和婁琛,剩下一二百人基本上都回去睡覺了。
果然不出楊柳的意料,坐下沒多久,讓·穆德就將楊柳介紹給在座的大家,然後舉杯示意,希望大家精誠團結、期待影片大賣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