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1 / 4)

��就耆�萑肓艘黃�炻搖!�

離開福特之後,艾科卡就非常渴望能建立一個與福特公司規模相當的集團,而他是這樣一個集團的所有者,以此戰勝自己以前的老闆。被解職後幾星期之內,他就開始考慮成立一個企業集團,由克萊斯勒、美國汽車以及大眾等公司組成。〃我骨子裡的實業家激情從未減退過,〃艾科卡寫道。

當年秋天進入克萊斯勒之後,艾科卡已經可以著手實現他夢想的這樣一個企業集團了,但是,克萊斯勒的財務狀況實在太糟糕,美國汽車和大眾對它根本不感興趣。

後來,在1981年,艾科卡又提出一項計劃,將克萊斯勒與福特公司合併。很多人認為,這不過是一次權力之爭。艾科卡說,為了避免與亨利二世發生衝突,他會在12個月之後迴避。但是福特公司沒有人相信他真的會迴避。他們說,艾科卡相信,他在福特公司仍然還有很大的聲望,他可以透過口頭表決被推任為CEO。最後,福特董事會只是就這一提議聽取了一下大家的意見,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被解僱之後,艾科卡得到了公眾的同情,並由此很容易地在與亨利二世之間的公共關係之戰中獲得了勝利。在公眾的眼中,他是一名充滿活力的職業經理人,完全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在打拼。而亨利二世卻已經墮落為一個嗜酒如命、脾氣暴躁、昏庸無能的家族繼承人,用艾科卡的話說,他〃從不需要努力去爭取任何東西。〃這是一種極大的諷刺,從很多方面來說,亨利二世都是比艾克卡更偉大的創新者,他才是真正的主角,或者也可以說,他很有經營天分。在二戰之後,是他將新的思考方式不僅帶入到美國汽車業,而且帶入到美國各個業務領域,也是他,創造了戰後公司管理技巧的原型,這一技巧注重財務控制及財務制度。

如果艾科卡當時留在福特公司,那將可能意味著福特家族對這個公司的統治行將結束。而艾科卡被解僱了,公司可以安全地交給忠順的考德威爾,亨利二世也就能放心地退休了。最終,權力沒有旁落,仍掌握在福特家族手中,當時的福特後代包括亨利二世的兒子埃茲爾(Edsel)和他的侄子小威廉·克萊·福特(William Clay Ford。 Jr。)。

成功地從艾科卡的發難中挺過來之後,福特家族從此將能夠一勞永逸。唐納德·彼得森(Donald Petersen)在亨利二世去世前的兩年……即1985年……接替了考德威爾的職位,他努力地想將福特家族的兩個年輕的表兄弟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他們都努力進入了董事會,但是彼得森不給他們分配任何委員會工作,而且,在所有的董事會成員中,彼得森唯獨不允許他們兩個使用公司的飛機。1987年,彼得森派比爾·福特到福特瑞士公司出差,這是福特最偏遠的一個分公司之一,在公司中屬於極少有人問津的業務領域。當時比爾才20多歲,有人來向他報告的時候,他抖得厲害。這個年輕人似乎缺乏管理公司的勇氣,幾年後,他就從實際的管理事務中退了出來,在財務委員會掛了一個職位。

9年間,比爾·福特在公司裡很多經營性或事務性崗位上工作過,這些不同的崗位讓他頭暈目眩,他很擔心長此以往自己將難以把握公司的大局。有些行業觀察家認為,比爾打算放棄了。福特家族的所有人都在逐漸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務,讓職業經理人去負責。但是,在比爾從公司〃退休〃,而將更多的時間用在經營他父親的美國國家橄欖球球隊……底特律雄獅隊(Detroit Lions)時,他實際上開始加強對福特公司的控制權,而不是減少。在財務委員會,他開始學習更多他需要知道的東西,而不是像他的表兄埃茲爾那樣,去澳大利亞內地的偏遠地區拜訪經銷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5章 對抗福特家族(7)

亨利二世最後還有一個人要除掉,這就是彼得森,因為彼得森正在切斷他的資訊來源。他最後也被解僱了,因為董事會成員們很擔心他會精神失常。有一次在董事會上,因為什麼事沒弄明白,彼得森摔掉了自己的勞力士錶,那塊表在整個桌子上劃過,然後他氣沖沖地走出會議室。董事會成員很擔心,他可能無法勝任管理福特公司這一職務了。彼得森必須離開,亨利二世早就預見到了這一點。

艾科卡相信,汽車業勢必進行整合,少數的幾個大集團將控制幾乎所有的汽車品牌。他非常堅信這一點,以至於這種觀點一時間在汽車業成為一條公理。他對大規模的合併非常感興趣,他曾經跟斯珀裡奇一起進行過數小時的研究,制定出一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