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是盾甲步兵,迅速拉開一個大口子,成葫蘆形狀,快速機動的擴大包圍網。每個盾甲步兵後面,緊跟三名排成三列的弓箭手。顯然這等厲害的殺陣。並非為吃掉他這點兵馬而設計。
任王昭烈久經殺場,面對如此完美的陣勢。亦不由心中膽寒,他決意死戰,未料對方卻不給這個機會。如今又完全暴露,在敵人弓箭手射程之下。
王昭烈忘記了對方指揮元帥,是大秦帝國名將白起,而非大蒙帝國的可汗。大蒙帝國做戰,大蒙帝國作為遊牧部落,生長草原的勇猛、彪悍的性格,面對敵人時,只會更加兇狠、勇猛。而不是退縮。也之於此,大蒙帝國如論精兵驍勇而言,則無任何一國軍隊,所能敵對。再以正道這種傳統的作戰方式,在草原對戰,互相沖殺的戰法。就是大唐帝國和大秦帝國聯盟,亦不是敵手。草原上特殊的民族,就是因為這種過時的戰法,導致了兵強馬壯的大蒙帝國,在後三百年的戰爭史上,永遠是以慘敗告終。但這種戰法,曾經給大蒙帝國,帶來了幾千年的輝煌。
大蒙帝國強盛之時,四海臣服,強如大唐帝國和大秦帝國都是俯首稱臣。
沉浸在昔日光輝的大蒙帝國,始終還是沿襲著部落之間那種戰鬥模式。誰兵強馬壯,誰就是草原上的王者。
三百年前華夏帝國最偉大的軍事家,諸葛孔明的出現,以其蓋世無比的軍事才華,寫下了《兵戰三十六法》這部充滿戰略智謀的軍事奇書,從而奠定新的戰爭軍事基礎,大唐帝國從此一躍,成為三國中第一強國。
王昭烈生處無力、絕望的感......覺,四方都是火把閃耀的光芒,敵軍正在快速機動的部署,退路已死。
王昭烈心神一片安寧,無驚無喜,那種與北花廳總管的冷靜的感覺回來了,生死榮辱再無關重 要,重要的只是在這惡劣無比的戰場上作出最正確的判斷。如何才能達到為葉雲後面大軍、爭取到一個緩和的空間目的 。
他清晰知道白起這樣佈陣攔截的打算,卻是無法改變即將發生的任何事,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全力與對方周旋拖延時間,力戰至最後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