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來,清軍的建設重點是大炮。因為是防禦性的,清廷最堅決的大臣們也認為,只要有足夠的大炮,中國新軍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當然,事實證明,這些十分幼稚的話,害了大清朝,也讓中國新軍後來,白白地拾到了三百多門從德國進口的,效能優良的野戰大炮。
九月二日,前鋒的中國步兵已經接近了山海關,由此而來,和據守在那裡的北洋軍一部,發生了激戰。
袁世凱,是當時最最尷尬的一個人,根據直覺,簡直是拿著小趾頭想想,他都不是中國新軍的對手,可是,他又實在不甘心情願地讓出地盤,儘管中國新軍給他開具了優厚的待遇,以避免戰爭和犧牲。
“我袁某人,身為大清的臣子,食君之祿,享君之位,怎麼能夠向敵人投降呢?”這是老袁痛心疾首地在軍官會議上的講話,因為有不少的軍官建議,乾脆,和中國新軍講和得了,中國新軍的信使已經帶來了慄雲龍的親筆信,要求北洋軍接受中華共和**事委員會的改編,那時,北洋軍的將領們,將得到良好的地位。
三五章,北洋軍的底氣
張勳部隊,約十個標(相當於團的建制)三個協,為一鎮,號稱北洋新軍第一鎮,直屬的兵力為兩萬五千人,但是,在一個月前,袁世凱就撥給他一個新的騎兵標,兩個步兵標,小型山炮部隊一個標,組建了一個混成協,歸於張勳建制,這樣,位於山海關內外第一線的張勳軍,擁有了三萬兩千餘人。
幾乎所有的北洋軍將領,都感到莫名其妙,難以置信,遠在秦皇島的段祺瑞就向袁世凱建議,既然中國新軍的實力雄厚,北洋軍根本無法抵抗,那麼,為什麼不投降呢?不叫投降,應該叫做議和才對,何況,慄雲龍和袁世凱還有名義上的兄弟情誼呢。
親信們含著眼淚勸告。“大帥,喝茶了!”
德國政府,甚至是沙俄政府,都表示了對清帝國的支援,特別是對處於第一線的清軍北洋系統和王文韶京軍的支援,決定自當日起,就將大量的軍事裝備無償地提供給他們使用。
侍衛勸說。“大帥,吃飯了!”
“這就是所謂以戰求存,以死求生之道。”
這個亂世梟雄。早在中國新軍擊敗了朝鮮半島上的日本軍主力之時,就明白了自己所面臨的情景。做好了多方面的應手。
讓他高興的,不僅僅是自己這一生已經榮華富貴,享盡了豐豔美色,更在於剛才接到了一個電話,是英國公使打來的,因為滿洲形勢的發展,中國新軍和滿清政府的戰爭,一觸即發,英國決定,公開站到清廷一方,深處援助之手,隨便袁世凱提出要求,都能夠滿足!
但是現在,很麻煩。
中國新軍政府向清廷發出了最後通牒的要求以後,袁世凱就露出了猙獰的面目,立刻和英國,德國駐紮在天津的各公使進行直接接觸,要求兩國增援,於是,早就在東海和渤海上偽裝等待的兩國商船,迅速行駛到了碼頭,開始裝卸。二百多輛的坦克,上百架飛機。以及相關的維修保養部件,還有號稱英國援清飛行團計程車兵,德國禿鷲軍團。
袁世凱非常重視的大將段祺瑞,則帶領部隊,守備在秦皇島,昌黎,撫寧,盧龍,遷安一帶,作為張勳的後援,隨時隨地可以投入戰鬥,他擁有直屬部隊步兵協三個,炮兵協一個,騎兵標兩個,工兵標一個,運輸衛生等部隊,實力比張勳還要強大,總兵力在四萬以上。
“大帥,您說的是,那麼,我們怎麼辦呢?”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號稱北洋軍的虎,狗,龍三將,一個個都嗷嗷直叫,袁世凱的話,說到了他們的心坎兒上了。
徐樹錚,張勳,曹琨等一個個都歡欣鼓舞,特別是張勳,最為激動:“還是大帥對我大清忠誠不二,我張勳一定緊緊追隨大帥,鞍前馬後,出生入死,在所不辭!”
從德國和英國方面,他得到了巨大的援助。特別是英國人,這個素來以金錢和物資作為漁利煽動手段的當時國際第一號憲兵,慷慨解囊,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已經將幾個船隊的先進武器向天津等地運輸而來,還在幾個月前,就秘密培訓了數百名北洋軍官,上千名技術人員。
在九月二號,當山海關戰事發生以後,英國政府和德國政府,聯合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公開表示,支援清朝政府的統治,反對中國新軍公然的叛亂。
什麼為了十數萬官兵?根本就是為了自己嘛。
英國政府宣告:英國政府從今天起,正式介入清帝國的正義軍事行動,將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