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的下午,袁世凱還在他的天津城總督府裡絞盡腦汁地思想著,盤算著,謀劃著對付中國新軍的兇猛攻勢,和清廷,國人,國際等幾方面的壓力。
在軍事上,袁世凱並不是遭遇突然襲擊,而是蓄謀已久,精心策劃。
所以,袁世凱一面極力地向清庭鼓吹中國新軍的強大和兇猛,以爭取更多的國防預算,另一方面,還向國際上敵視中國新軍的勢力伸出了橄欖枝兒。這一計劃,早就開始付諸實施,並且,有了相當的收穫。
最後,又搬出了他的姨太太們。為了拿出完美無缺的方案,老袁辛辛苦苦,不吃不喝接近五個小時。讓所有的親信都感激不已。
對,就讓這小子充當主力,打,狠狠地打,隨便他打勝打敗,老子都有辦法應付局面!
三六章,緩攻
袁世凱派人給慄雲龍送去了親筆信,還連發三封電報,表明自己的委屈,“兄弟極想投順滿洲新軍政府,奈何部屬多受清廷豢養,堅決不從,兄等惟恐北洋軍分裂,轉眼之間,內訌大禍激發,那時,惟恐投順議和之事難成,即便天津數十州縣百姓,也將遭受兵火荼毒,兄思來想去,惟有一死。”
“現在,北洋軍區域性已經紛亂,不聽兄之調遣,如張勳部,如段祺瑞部,兄等正以民族大義敦促之,望慄將軍網開一面,延遲進兵,以為兄等寬限時日,勸解此輩。”
“如果弟等執意消滅清廷,兄等也欣然贊同,甘心前鋒,然而,部下數萬,堅決不從,望弟等大軍,盡數剿滅之。”
三封電報,連同親筆信的送達,讓袁世凱心裡舒服至極,他認為,以慄雲龍等人的智慧,很難看出他玩弄的把戲:“些許幾個蠻人,草頭百姓,懂得什麼機謀權變!”
袁世凱是自負的,他確實也有這個資本。
出身於豪門世家,從爺爺袁三甲起,就由文轉武,成為鎮壓太平天國的方面悍將,十六歲因為鬥毆,成為殺人犯兼及通緝犯的他逃到了淮軍吳長慶處委身為卒,一步步地爬起來,在朝鮮,他以勇敢機智,多次處理朝鮮王廷的事件,對日本也能強硬抵拒,顯示了過人的智慧。他的一生,就是在朝鮮半島上起家的,之後,標榜維新進步,投機康梁,再反戈一擊,兩面三刀,首鼠兩端,極盡攀爬陰謀之能事,最終成為擁有雄兵數十萬的方面大員,現在基本上已經是清廷的最大鷹犬。
袁世凱一面施放煙幕彈,一面加緊從英國德國引進軍備物資,還以秘密的條款,慷慨的回報,要求兩國軍界頭面人物,直接派遣軍隊參戰。
在九月,袁世凱連連向英國,德國,沙俄,奧匈,義大利,美國等國際上知名的大國求援,希望這些國家,能夠直接干預。
袁的兩面派手法,雖然極其秘密,也仍然有一些蛛絲螞跡傳到了中國新軍情報局的耳朵裡。所以,王梁局長等幾個負責人,專程向慄雲龍和最高軍事委員會彙報。
慄雲龍正在奉天,統帥親衛軍團的南伐,諸多事務纏身,非一時所能解決動身。
“軍團長,袁世凱北洋新軍和西方國家勾結密切,有種種跡象表明,帝國主義者對其支援得十分賣力,許多船隊的物資,疑似軍用。”
說完之後,王梁局長就拿出了許多的證據,透過各種渠道掌握的情況,確實顯示了北洋軍正在大動作。
慄雲龍和歐陽風都在,兩人相視一笑:“看來,老袁這個當世的梟雄,還是不甘心為中國的民主富強進步,放下自己的那一點兒小九九啊。”
“不錯,這個人太過自信了,也太低估了我們的智商了。”
南伐戰爭已經打響,地點就是山海關,在長期的等待時間裡,袁世凱不正面回答,反而推三阻四,其用心之叵測,路人皆知。
其實,中國最高當局也在反覆研究著這一事情,在戰場前的策劃裡,他們就估計到了這種情況。
怎樣才能消滅清朝的反動黑暗勢力,解放全中國,用什麼方法代價最小,收益最大,是格外注意的問題,因為勝利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現在,慄雲龍當即拍板定案:“好,我們就滿足老袁的心願,正式退兵三十里。同時,其他各軍也暫緩前進,”他解釋道:“這樣做,是對全國人民都有一個交代,表明我們新軍,是有耐心的,是不願意以內戰方式損害國計民生的,是仁至義盡的。我們給清廷所有的人一個考慮期限,即使之前的最後通牒,也可以收起。”
他確定,給予北洋新軍一個長達兩個月的考慮期。
“兩個月‘?”許多軍官大吃一驚。尤其是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