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營的騎士都是一副白盔白甲,衣鮮甲亮,戰馬嘶鳴,開始慢慢地向前靠近,給後面的軍隊騰開空間,可以想象他們在大草原上縱馬馳騁的氣勢。
莊羽按照郭瑭的吩咐開始後退,但是退的並不迅速,防止敵軍的騎兵會猛烈地衝擊過來,明軍其實並不全部都是騎兵,後來還有大量的步兵,顯然是為了攻城準備。
劉淵和郭瑭並轡而行,一邊觀察敵軍的形勢一邊開始往後退去,其它兩隊人馬已經埋伏在山坡上,只不過看到明軍這種前進的方式,加上前鋒營奪人心魄的氣勢,恐怕並佔不了多少便宜,郭瑭已經迅速的通知兩隊人馬準備隨時後退了,因為若是被這些騎兵衝擊起來,很容易就能夠在己方隊形中衝開一道裂縫來,到那時別敵人合圍起來,恐怕想走也未必能夠走的了。
劉淵的思路卻落在明軍這略有些奇怪的舉動上來,不知道他們的統領到底是什麼人,竟然能夠做到如此從容不迫,像是已經看出了眼前的小隊人馬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威脅一樣,始終保持著不變的前進速度,遠遠吊在己方尾部。
若是以這個速度下去,漢軍想進入接下來的古居集佈防,那簡直是痴心妄想,還沒有等到佈防結束,敵人的騎兵就會將整個古居集衝得七零八落了,大概他們的主帥抱的也是這種想法。
郭瑭顯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越靠近古居集,就越能夠感受到身後敵軍帶來的強大壓力,但是卻沒有絲毫辦法,因為放棄了方才佈防的斜坡之後,到達古居集就是一馬平川了,其中並沒有什麼可以設伏的位置,當然也就沒有辦法抗擊明軍了。
這種兩軍膠而不發的狀態堪稱罕見,明軍只是慢悠悠地跟著揚州兵後面,準備隨時進攻,形勢對揚州兵大為不利,劉淵卻也想不出其他的辦法來,除非犧牲掉一隊人馬,原地抗擊敵人,但是面對五千騎兵,這五百人馬又能堅持多久呢,而且就算搶先在古居集佈防成功,又能夠堅持多久呢……
敵軍中肯定是有指揮的高手,劉淵想過千遍的疑兵之計,就被人家這樣輕易的化解而去,而且郭瑭設計半天的計謀也絲毫沒有派上用場,反而落入了這樣的一個尷尬的境界之中。
兩軍一直退到了古居集,明軍還是絲毫沒有加快的意思,郭瑭咬了咬牙,向劉淵道:“王爺,事到如今,我軍也只能放棄古居集了,在古居集到三里集之間倒有一個臥牛坡,那裡倒是一個設防的好地方!”
劉淵點了點頭,嘆了口氣道:“看來也只能如此了,我們穿集而過吧!”
第四十三章 無奈之戰(上)
郭瑭早就安排費龍火速趕到臥牛坡佈防,剩下的三隊人馬併成一列,略微放慢了速度,開始準備應付明軍隨時都會發起的衝擊。
劉淵和霍烈、孟陽的馬並肩而行,這兩人負責保護劉淵,就算在戰陣之中,只要沒有被敵軍合圍,三人還是有足夠衝出去的資本,劉淵倒並沒有推辭掉這種保護,對他來說,就算此仗敗了,也沒有戰死在這裡的想法。
明軍的前軍終於有了變動,開始進行了一些調整,旗號也紛紛亮了出來,這是衝鋒的前兆。郭瑭馬上下令準備迎戰,這個令一發下去,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一片拔刀的聲音,箭手則紛紛拿起強弓,現在是處在敵進我退的局面之中,而騎兵只有衝刺起來才能夠發揮到最大的威力,郭瑭當然首先選擇的是防守,他並沒有能夠擊退敵人的信心。
先是明軍的左翼開始往前靠了幾丈的距離,然後才是右翼,中軍則顯得稍微緩慢一些,變騎兵為長槍兵,郭瑭知道兩翼最為重要,若被前鋒營的騎兵衝破的話,中軍無論有多少兵力,都會被圍住了無法脫身,所以讓莊羽的騎兵擔任了右翼,而將左翼交給了另一名軍中猛將郝峻,自己則坐陣中軍,手中的部分長槍兵則手握投槍佈置在兩翼之前。
劉淵和數十個驚魄樓的人靠在陣後,算做是聯絡費龍的力量,他並沒有戰場的經驗,雖然在書中看了許多排兵佈陣的東西,但是卻遠遠不如在戰場上學到的更多。
明軍的左翼終於開始前進,戰馬一陣嘶鳴,似是忍耐了許久一般開始劇烈的踏著地面,前鋒營的騎士快速衝了過來,就在戰馬的速度提到最高點時當先的騎士發出一聲聲嘶力竭的吶喊,接下來是他後面的騎士,然後一個個的傳遞下去,匯成的喊聲震耳欲聾,劉淵心中一陣激動,這確實是一個能夠讓人熱血沸騰的時刻,將生死置之度外,難怪無數人都會夢想自己走上戰場。
前鋒營的彪悍氣勢似乎全部都被這聲吶喊聲激發起來,簡直就如射出來的長箭,莊羽前陣的步兵舉起投槍,他們一個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