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眾人紛紛發出讚歎的聲音,這些人當然也認出這把劍出自蠻荒時的鑄劍名家程風子。
劉淵將一塊絲巾往空中一扔,絲巾緩緩飄落在劍身上,馬上變成兩塊,此劍確實有吹髮斷刃之能。
李納的目光中也亮了起來,道:“這應是瑤王座下三大神將之一段無邪的配劍!”
他此言一發,立時在眾人之中產生一個不小的轟動,這柄劍雖然極為可能就是程風子的傑作閉月劍,但是李納卻能馬上說出是段無邪的配劍,不知道他究竟從何得出這樣的結論。
惟有劉淵心裡卻是微微觸動,這正是自己推測的結果,沒有想到這個木訥的青年也能看這這柄劍的來歷。
平王對他非常不喜,不過他也不知道這柄劍究竟有何來歷,冷哼一聲道:“何以見得!”
李納雖然木訥,不通情理,不過口才倒是極好,忙道:“據在下所知,五皇時,瑤王座下的三大神將之一惟有段無邪時常配劍,其他兩人用的都是杵,據《五皇經》記載:‘風、雲兩將以杵擊獸,獸倒,無邪拔劍斬其頭,獸斃’,這便三大神將驅逐巨獸的記載,而且後面又說巨獸骨極為堅硬,刀斧不能破也,但是段無邪的劍卻能夠斬斷獸頭,可見段無邪的那把劍定是寶劍。”
他這樣推測確實非常有道理,《五皇經》誰都讀過,但卻肯定沒有注意到段無邪到底用的什麼兵器,而且這兵器到底是不是一把寶劍。
劉淵心中暗自讚賞,李納的思路和自己的一模一樣。
李納又道:“還是瑤王時,段無邪曾經與鳳王座下大將鬼魄比武,當時記載道:‘無邪拔劍,劍生異光,鬼魄為所迷,尚未舉杵,頭已落下,滿座皆驚!’據在下所知,十大名劍中,只有這把閉日劍才會出鞘時光彩奪目,諸位方才定是見到了此劍出鞘時的異光,難免目為之一眩,段無邪當日定是以此劍殺了鬼魄,導致鬼魄連杵都沒有舉起來,便人頭落地,當然滿座皆驚了!”
這回不僅眾人點頭,就連平王也不能不說他分析的有些道理,雖然稍微顯得牽強了一點兒,不過畢竟還是有理有據,要知道古玩這東西若沒有來歷故事,便失去了價值,所以平王才會找來劉淵為他賞寶。
李納分析完此劍,默默的將目光又移到第二件古玩上面,劉淵對他這一點兒非常欣賞,能夠專心於某事,才能夠達到極點,這個年輕人雖然木訥,卻能專心於眼前之物,這一點確實難得。
這時旁邊一人疑惑道:“李先生分析確實非常有理,不過若說此劍定是段無邪的配劍,倒顯得稍微有些牽強!”
李納抬起頭來,望向那人,道:“確實如此,這也只是在下的推測而已!”
劉淵笑了笑,心想該自己給他補充一下了,道:“李先生所言極有道理,這把劍確實應該是段無邪的配劍,三哥這把劍應該是從蜀國處蒐集來的吧!”
平王一愣,這把劍確實是蜀國使者貢獻給自己的禮物,卻不明白劉淵怎麼會知道,忙道:“九弟真乃明人,此劍確實是蜀國所得!”
眾人驚異的目光紛紛望向劉淵,就連李納也不能例外。
劉淵笑道:“本王也只是猜測而已,此劍剛剛鑄成時恐怕應該被命名為風六劍,諸位應該知道程風子此人有個習慣,鑄成一把劍便將此劍的名字命為風劍,中間加上一個順序而已,這把閉日劍就是程風子所鑄的第六把劍,也是最後一把劍,鑄完此劍他就去世了,而編寫十大名劍名錄的乾坤子在程風子死後五年乃生,恐怕應該不知道此劍最初的名字!”
李納忙道:“依王爺的意思,這把劍應是在段無邪的手中命名!”
劉淵點頭道:“正是如此,不知道諸位有沒有讀過一個珍本《參童記》,本王去歲在白露書院讀過,還手抄了一本,其中記載的便有段無邪的事,他有個小妾最為寵愛,名字就叫做閉日,段無邪為了表示對她的寵愛,便將自己的劍鞘配在她的身上,表示保護的意思,閉日又將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劍鞘上,隨身攜帶,見此劍鞘如見段無邪本人,所以段無邪其實一直都用一個獸皮的劍鞘,後來段無邪和閉日雙亡之後,劍鞘和劍才終於合到一處,落到了當時蜀王的手裡,乾坤子去拜訪蜀王時,看到便是現在這把劍,他以為此劍的名字便是刻在劍鞘上的‘閉日’兩字,所以才會有閉日劍這個名字,其實並不是因為此劍能夠放出寒芒的意思,而本王之所以斷定此劍應該是出自蜀國,是因為此劍應是與乾坤子在蜀國一同殉葬,數百年都無人覓到此墓,去歲才有人找了乾坤子的墓葬,取出了這把名劍!”
眾人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