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淵越來越佩服這個氣質嫻靜的美女,她不僅擁有美貌智慧,更擁有的是一般女人並不具備的胸懷,若是像徐誠的蜀國老臣能夠看透此事,倒還正常,但是像白蓁這樣的一個官宦女兒如此明白此中關鍵,確實讓人心中讚歎。
順王極力主張與大漢分裂,也就是這個原因,徐誠和李嗣直這樣的三朝老臣才會極力支援太子。
白蓁笑道:“大人難道是來和白蓁談論時事,一些淺見,還讓大人見笑了!”
劉淵急忙收攝心神,要知道現在的重點是慕容清雪,忙道:“小姐剖析明白,在下非常佩服,但是小姐可以想象,有朝一日太子殿下登基稱王,而且安樂公主成了王后,就算小姐被封為嬪妃,那麼蜀國未來將會如何!”
白蓁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疑道:“大人可否說的再清楚一點兒!”
“在下的意思是說太子殿下會立何人為後?”劉淵知道要想說服白蓁,也只有從這裡突破了,這個女人對一些小節並不在乎,想引起她的嫉妒心,那是萬萬不能的。若非如此,她也不能如此坦然對對太子迎娶安樂公主了。
也只有蜀國未來儲君的冊立才會使她不得不考慮自己的處境。
到了那時,安樂公主若有所出的話,肯定會被冊立為儲君,這其實是白蓁最不願意看到的,也是整個蜀國名士百姓不願意看到的,他們能夠答應安樂公主成為王后,但是卻肯定不想讓這個漢朝公主的兒子繼承蜀王,這便是其中的關鍵。
白蓁顯然早就想過這個問題,臉上露出一絲為難,道:“大人以為如何!”她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意思其實已經非常明顯,安樂公主只要生有兒子,那麼必然就是未來的蜀王,就算白蓁再有能耐也沒有辦法,到了那時恐怕就不會有她的立足之地了。
但是劉淵卻知道絕對不會發生這種情況,因為太子根本不準備與安樂公主有任何肉體上的接觸,而是將她送到慈雲宮去,這不僅說明太子確實對白蓁情有獨中,也說明了太子希望未來的蜀王能夠不是安樂公主的兒子,想必太子也和白蓁做過保證,只不過這樣的保證絕對不會讓白蓁放心的。
劉淵坐下來道:“殿下其實已經準備將公主放到慈雲宮去,可見殿下對小姐確實全心全意,但是有一件事卻讓此事成為變數。”
白蓁疑道:“大人請講!”她絕對不會想到劉淵是為了私情而為她著想,但是由於兩人的利益恰好一致,所以倒也並沒有任何的隔閡。
劉淵漫聲道:“小姐應該知道漢皇此次為了照顧安樂公主,特意的冊封了慕容清雪這個大漢才女為弘化公主,並讓她一起來到蜀國,太子殿下將兩位公主同時收入後宮,這恐怕是漢皇上意思。”
白蓁明白了,太子並沒有和她說起弘化公主之事,雖然安樂公主可能不受寵幸,但是像慕容清雪這樣名聞天下的才女,太子若是動心的話也並非毫無可能,到那時可是兩位大漢公主與自己競爭,而且只要她們兩人任意一人產下皇子,她白蓁和蜀國都沒有希望了。
並不是說白蓁野心重重,而是她必須關心自己和蜀國的未來,否則的話,倒寧願不要嫁給太子了。
劉淵注意到她的表情變化,知道這件事已經大功告成了。
第十六章 落日情懷(上)
顧憲舉目望著眼前翠翠青山,笑道:“秦兄似乎心情頗為愉快,要不然也不會帶在下來這裡欣賞風光,蜀國勝地果然不凡啊!”
劉淵因為白蓁答應他會阻止太子將慕容清雪收入宮中而心情大暢,所以這才邀請顧憲出來一起遊山,蜀中確實不少名勝之地,大部分古樸自然很得顧憲的脾胃,這個身體有些單薄的書生一邊欣賞美景一邊感嘆,若是年老致仕一定要來蜀中尋找一塊寶地,劉淵淡淡一笑,那恐怕是幾十年後的事了,兩個正值風華正毛的年輕人談論什麼隱居致仕確實有些不妥。
霍烈和顧憲的書童遠遠地在後面跟隨,而宣臺閣的人早已經進宮保護安樂公主和慕容清雪去了,顧憲和劉淵兩人一路上吟詩作對倒是意興頗佳,到了這個時候,顧憲對劉淵的才情更加佩服,此人確實與福王劉淵有些相似,不過顧憲卻不願意妄下結論,現在還為時過早。
一直到了黃昏,見落日漸漸落下,劉淵才道:“今日如此雅興,倒不如趁此機會去蜀中城內遊玩一番,這幾日被修書的事牽絆,倒冷落了顧兄,也沒有盡地主之誼,真是失禮!”
顧憲淡淡一笑道:“修撰《四庫全書》確實是件浩繁的工程,不過卻也是我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蜀王上次已經和顧某提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