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還請明示!”
白蓁臉上雖然帶著笑,但是心裡卻嘆了口氣,眼前浮現起那個眼神溫柔的年輕人來,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要和他產生衝突了,可惜自己為的是蜀國,為的是師門,沒有絲毫的迴旋餘地。她坐了下來,淡淡道:“丞相請坐,左相在羅山大勝順王,解了黎州之圍,現在已經在回都的路上,想必丞相擔心的是這件事吧!”
華恆在她的目光注視下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這個女人確實有很大的魔力,秦(劉)淵大破順王,致使順王兵退延州,西蜀重新奪回了雲州要地,實際上已經算是平定了此亂,接下來就是攻打東蜀了,但是誰都知道這是短期內無法完成的時候,所以秦淵上書請求收兵回都,蜀王馬上恩准。
但是卻傳出了一個不好的訊息。
城內盛傳前蜀王死前曾經將現在的蜀王託付給秦淵,並言道若是現蜀王不賢的話,秦淵可以取而代之。這個傳言在蜀中馬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秦淵平定順王,可以說是功高無比,在朝之人,根本無人能夠與之抗衡,而且現在他手握兵權,若他真有意取代蜀王的話,恐怕也沒有人能夠阻止他。
不知道這個傳言究竟是真是假,但是無論如何,蜀中名士紛紛上書,要求蜀王削弱秦淵的權力,在他們眼中秦淵畢竟並非蜀人,以前他們能夠容忍他是因為此人確實是才華橫絕之士,但是並不代表有人會擁戴他做蜀王。
對這些奏摺,蜀王卻淡然一笑,言道:“諸位卿家勿要多慮,秦太保並非這樣的人,何況以秦太保之才,若能造福蜀中百姓,本王將王位讓與他又將如何!”
也正是因為蜀王保持了這個態度,華恆這些蜀國名士,才會憂心忡忡起來,華恆雖然與劉淵是同榜進士,而且私交極好,但是這件事卻是關心到蜀國王儲的大事,斷然不能以私壞公,當初安樂公主入蜀、慕容清雪隨嫁都造成了那麼大的影響,何況現在還是直接關係到了蜀王的位置。
這幾日華恆等蜀臣一直找機會苦勸蜀王改變心意,可惜蜀王一概不聽,反倒極力催促劉淵回都,而劉淵也毫不客氣的將雷霆軍這支自己的親軍全部調回成都,華恆的擔心是可想而知了。
方才他還勸說蜀王下令讓雷霆軍駐守黎州,但是蜀王卻以犒賞為名拒絕掉了,而且劉淵明日就要到達成都了,若是雷霆軍進城鎮守,以控鶴軍的實力根本無法抗衡,劉淵想做什麼都可以無所顧忌。
現在華恆也只能期望劉淵對蜀王確實是忠心耿耿了,他自認還沒有能力在劉淵有異心的時阻止他,而且他也知道劉淵的才華遠在自己之上,若這位同窗真的要奪取王位的話,華恆已經準備以身殉國。
第四十二章 處心積慮(上)
白蓁肅容道:“丞相為國而憂,白蓁替主上謝過丞相了!”說著竟然起身施了一個禮,華恆驚道:“娘娘萬萬不可!”只可惜他反應過來已經晚了,白蓁的這個禮已經施了下去。
此刻的白蓁臉色中透露著一絲前所未見的堅強,道:“丞相乃是我蜀人楷模,既然知道左相將危及我蜀國,為什麼不加以阻止呢?”
華恆急忙行禮道:“臣無能,左相手握重兵,主上又是毫不提防,唉……”以華恆的才智本來應該想出更多的辦法,只可惜一想到他的對手是那個一直壓制自己的劉淵,則沒有了半點的信心。
白蓁心道不能和他繼續繞彎子下去,道:“丞相所言雖然有理,但本宮有幾句話,不知丞相願不願意聽!”
華恆早就對這位貴妃娘娘刮目相看,而且此時白蓁已經恢復國母威儀,自稱“本宮”,忙道:“請娘娘示下!”
白蓁道:“左相乃我蜀國忠臣,主上因何不疑他有貳心,只為他曾數度救主,這是主上寬厚仁愛之故,但是我等臣子、蜀人對左相卻不得不防,因為他畢竟還不是蜀人!”
華恆急忙點頭,劉淵的反意還沒有完全暴露,現在只是蜀人妄自擔心而已。蜀國曆史上從未見過有如此臣強主弱的局面,蜀人擔心完全正常,不過最為重要的是劉淵本身不是蜀人,若他換個身份,說不定現在整個成都都在計劃將要如何迎接他,而不是視之如虎了。
白蓁繼續道:“左相雖然並非蜀人,但是為我蜀國立此大功,主上卻不能虧待於他,其實此間人人並非原來就是蜀人,都是從別處遷移而來,若是視之異類,恐怕左相不升貳心都難了!”
華恆一驚,道:“娘娘的意思是……”
白蓁道:“本宮沒有什麼意思,只是為蜀國著想,左相回都之後,必須冊封一個與他功勞適應的官職,或者乾脆封為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