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無痕雖然敗了,但是那種風度還是給顧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霍烈急忙跑到劉淵身邊,替他點穴止血,劉淵皺了皺眉,鮮血已經將他的身子染紅了,恐怕這次重傷想要痊癒至少要一個月了。
方才他竟然能夠以一人之力將馬車推倒,現在想想也覺得有些不可置信。
第三十一章 誓死跟隨(上)
劉淵和顧憲執轡而行,終於到了關口,劉淵停下腳步,笑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沒有想到今日這句話,已經說了三次,顧兄告辭,後會有期!”
他再也不能送下去了,否則的話,就算送到蜀境也沒有任何的區別,劉淵雖然身上受了重傷,但是卻欣慰的很,至少沒有讓顧憲死在自己面前,就算從此以後再也無見面之期,至少內心無憾。
顧憲目光望了過來,裡面似乎充滿了複雜。
劉淵無暇顧及他的目光,見郭揚等人已經漸漸走遠,笑道:“顧兄請上車吧,在下若再遠送,恐怕就要到了京城了!”
顧憲還是沒有說話,臉上帶著一絲微笑,目光清澈的很。
不知為什麼,劉淵有些不敢與顧憲的目光對視,掉轉馬頭,竟然鼻子一酸。
天高路遠,山高水長,自此還有相見之日麼?
劉淵拉起馬韁,方想縱馬前行,突然聽到身後顧憲淡淡道:“顧憲參見福王殿下!”
劉淵渾身一震,不敢置信的轉過身來,目光落在顧憲臉上。
但見這個白面書生跪倒在地,又將剛才說的話重複了一遍,道:“顧憲參見福王殿下!”
劉淵這才確信方才自己聽到確實就是這句話,腦中轟然一震。
顧憲的聲音雖然還是那樣的平靜,但是劉淵還能夠感覺到其中的些許不同,他既然敢承認自己就是福王,那麼也就說明他不再想隱瞞下去了。
劉淵急忙下馬,扶起顧憲,嘆道:“大人請起,劉淵已經不是那個大漢王爺了,大人自然不用如此多禮!”
顧憲急忙後退一步,躲開劉淵的手,道:“王爺始終是王爺,顧憲並未忘懷王爺在鏡湖邊的救命之恩,也沒有忘懷王爺為顧憲解開心結,王爺應受顧憲一拜。”
說罷再次拜倒。
劉淵想起當日他第一次來到福王府時也要連拜兩次,看來他倒是一個倔強的人,只好道:“大人免禮吧!”
雖然兩人現在的稱呼都已經改變,不過卻絲毫沒有尷尬的感覺。兩人互相猜測試驗了這麼久,直到今日才算是撥開雲霧,劉淵心裡似乎也隨著微風漸漸舒展開來。
顧憲站起身來,眼中似乎含著刻意壓制的驚喜,道:“王爺兩次救命之恩,顧憲就算是個木人,也該知恩圖報,只可惜顧憲一生淡泊,生怕辜負王爺之託,所以才一再推辭,還請王爺見諒!”
劉淵確實是又驚又喜,看來事情還有轉機,忙道:“大人萬勿如此,劉淵何德何能,竟然能夠得到大人垂青!”
顧憲微微一笑,道:“王爺,想聽顧憲一言麼!”
劉淵忙道:“請講!”雖然他並不清楚顧憲是否已經確定要投靠自己,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並不是沒有了,他心裡的驚喜是無法言說的,若能真的得到顧憲的輔佐,恐怕一切事情都會變得簡單起來,定會事半功倍。
顧憲淡淡道:“王爺可否稱呼顧憲為先生!”
劉淵一愣。
不過一看到顧憲嚴肅的表情,突然明白過來,原來他是真的有心要投靠自己,喜道:“先生!”
顧憲臉上卻沒有笑容,他心裡確實一直都在掙扎,雖然他並沒有非常認真地考驗過劉淵,但是這些日子相處以來,有些考驗已經不需要去做了,尤其是在劉淵方才為了救他而傷口迸裂的那一刻,顧憲已經下了決心要全心全意地輔佐他了。
只是以前兩人關係錯綜複雜,卻不得不將之理清。劉淵身為大漢親王,又救過他的性命,開始的時候還稱他為“恩公”然後又是“王爺”,這段時間又以兄弟相稱,而劉淵卻稱顧憲為“狀元”、“大人”,若是確定了主僕的關係,這樣的稱呼顯然是不恰當的,所以顧憲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問題,歷史上那麼多君王和大臣最後都弄得個不歡而散,吃虧的只能是臣下,雖然說這是“兔死狗烹”的結局,但是大臣有些不懂得規矩,觸犯了君王的權威也是有的,若要徹底的輔佐劉淵成其大事,那麼這個關係就必定要確定下來。所以他才提出要劉淵改一個稱呼。
顧憲恭恭敬敬地退後一步,跪倒在地,重新行了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