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低沉了許多,他是越來越沒有自信了。
果然不出荊無計所料,燕王派往竟陵的軍隊還沒有見到竟陵城頭,就已經被劉淵打了幾個伏擊,大敗而回,損失了差不多三千人馬。若不是帶兵的將軍跑得夠快,說不定損失的還會更多,但是燕王還是一刀砍下了帶兵將軍的腦袋——燕王軍也該提提士氣了。
但是這也不足以讓劉淵的勢頭減緩一些。
先是竟陵外的駐軍不斷受到騷擾,然後則是江南大營也不斷被人偷襲,這一個月像是一段噩夢一樣,安王劉淵根本沒有全力攻打燕王的意圖,但是這樣不斷的騷擾,卻讓燕王軍吃盡了苦頭。
最後燕王還是接受了荊無計的建議,下令讓圍困竟陵的人馬回撤。
而安王劉淵也是吃準了燕王的這個決定,在路上設下重重障礙,等這隊人馬回到江南大營的時候,四萬人已經剩下三萬多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傷痕累累。
燕王現在是想發怒都無處發去,大恨荊無計為什麼不早點兒提出撤軍,這個時候才提了出來,簡直襬明瞭就是想讓自己損兵折將。
“王爺聖明”,荊無計還是那副安然的態度,讓人根本看不透他心裡想著什麼,“只要王爺能夠堅守江南大營,劉淵這個國賊斷然沒有任何辦法。”
燕王長出了一口氣,本來他以為經過一個冬季的休整,這年自己會大有作為,沒有想到劉淵剛一出兵,就將自己封鎖在這個江南大營裡,真是無話可說。
燕王愁苦鬱悶的同時,劉淵卻是另外的心情。
首先他斷然沒有想到燕王軍這麼容易就從竟陵撤軍了,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喜事,馬上將兩軍的形勢改變,沒有竟陵敵軍的掣肘,自己面前只有一個江南大營而已。
燕王這樣做其實是將他自己逼上了絕路。
其次劉淵也沒有想到燕王會乖乖地等在江南大營裡。以燕王現在的實力,想要出擊任何一個方向,都是極為容易辦到的,但是他現在龜縮在這座大營裡,卻只能使自己佔據更多的主動。
本來他還想在竟陵城下和燕王打一場大仗的,誰知道現在事情變得簡單起來。
劉淵馬上改變了自己的佈置,首先由竟陵軍扼守住江南大營身後的要塞,然後則將大軍調到鬱寧鎮。而且自己剛剛建立的水軍也正準備下海殺敵,只要將這三個方向全部封死,那麼燕王只能在豐山上喝西北風了。
燕王不知道是不是糊塗了,竟然會如此輕易的就將主動權交給自己,讓劉淵有些心花怒放,照此下去,不用一年,燕王必敗。
按理有荊無計的支援,燕王不該出此昏招才是,誰知道他偏偏就做出了這樣的決定,若不是劉淵知道燕王和明軍暫無關係,肯定會懷疑到這方面去。
一切佈置妥當之後,劉淵開始督兵攻打江南大營了。
首先是三日的猛攻,然後便是幾日的騷擾,這樣迴圈下去,劉淵的目的也就暴露了出來,他並不奢望能夠在短期內攻下這座燕王經營多年的營寨。而是為了不給敵軍任何喘息的機會,同時新徵計程車兵和糧草也從江南源源不斷地運送了過來,而太湖的水軍也終於出現在沿海附近……這些東西都清楚的表明,只要這樣繼續下去,江南大營被破只是遲早的事兒。
燕王越來越沉不住氣來了,他現在都不想怎麼去對付劉淵,想著是自己怎麼會淪落到了這種地步。
若是竟陵城下還有自己的人馬,劉淵就無法靠兩萬軍隊就截斷了自己的後路,若是能夠出兵搶佔鬱寧鎮,至少在糧草方面也會有所保障……但是現在,自己竟然就糊里糊塗地龜縮到了江南大營……
他眼睛突然一亮,露出一絲殺意來,停住腳步,喝道:“快將荊先生請來,本王有話要說。”
雖然他有些不敢相信,但是荊無計幾次的獻計,確實都起到了至觀重要的作用,不由得他不懷疑荊無計這個人的意圖。
過了片時,荊無計來了,燕王臉色陰沉地看著荊無計坐了下來,沉聲道:“現在國賊劉淵正在營外叫戰,不知道先生有何妙計破敵?”
荊無計最善觀人,燕王的臉色他焉能看不出來,只是淡淡一笑道:“荊某並沒有好的計策,還請王爺見諒。”
燕王哼了一聲,道:“先生不是自詡多智麼,怎麼到了這個時候反倒坦言無謀。”
“並非荊某無謀,而是荊某知道,就算將計策說了出來,王爺也定然不會接受。”
看著荊無計那副悠閒的樣子,燕王心中更怒,道:“先生不說,又怎麼會知道本王不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