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南非鬥士曼德拉 作者:童舟

上著名的“卡佛爾戰爭”。這些戰爭的結果,不僅使開普東部邊界有所變動,並加速了科薩人從那裡撤退;同時也使歐洲人的胃口愈來愈大,一步步蠶食南非黑人居住了幾百年的土地。

從這些口頭傳說和繪聲繪色的歷史故事中,曼德拉逐漸認識到,白人不僅是自己民族的統治者,也是南非這塊土地的入侵者。“我們有自己的軍事領袖嗎?為什麼我們不能反抗呢?”對於孩子們稚氣而又執著的提問,老人們又講起廣為流傳的黑人領袖恰卡和丁乾的故事。恰卡生於1783年,此時正是白人逐步從開普向東擴張的時候。恰卡的父親名森桑加科納,為姆塞思瓦部落聯盟中祖魯部落的酋長,祖魯人也是南非班圖人的一支。當恰卡22歲時,加入姆塞思瓦部落酋長丁吉斯瓦約的軍隊。由於他作戰勇敢,被稱為“丁吉斯瓦約的英雄”。1816年,恰卡父亡。丁吉斯瓦約為加強對祖魯人的控制,命令恰卡殺回部落,廢黜了承襲父業的兄長西吉賈納而成為酋長。經過幾年的征戰,恰卡掃平了周圍地區,征服了所有的小部落,完成了統一祖魯族的大業。這樣,一個統一的、多部落的、獨裁主義的和嚴密組織的軍事國家在非洲的東南角誕生了。

恰卡的卓越才能主要表現在軍事方面。他以年齡等級製為基礎,組織同齡兵團,並實現長期兵役制和系統訓練。這不僅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更有利於培養各部落的戰士形成共同的民族感情。他的最突出的貢獻是改革了武器裝備和戰術。他用短劍刺矛代替了傳統的長柄標槍,作為戰士的主要武器,以適應大規模的密集隊形作戰。他還創造了公牛角戰陣,隊形中央為主要攻擊力量,排成幾路密集方陣,稱為“胸膛”,左右兩側前部各有一個團列,列成向裡彎曲的擴散隊形。在與敵方接觸時,中央主力部隊放慢步伐,讓兩側迅速包抄敵軍,而後中央主力跑步前進,摧毀陷入夾擊的敵人。這支訓練有素的部隊曾達15000至30000人,在促使祖魯各部落形成一個單一的民族國家這一過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無怪乎不少西方學者都稱恰卡為“天才的軍事家”,他確實是南非黑人的驕傲。

丁幹是恰卡的兄弟,他於1828年發動宮廷政變奪得王位。這時,布林人為了擺脫英國殖民政府的統治,以維持其以奴隸勞動和大土地佔有製為基礎的舊的生產方式,保持其在南非社會的統治地位,開始著手準備大遷徙。1834年,布林人的先遣隊竄人納塔爾,策劃佔地移民。為了對付白人殖民者迫在眉睫的侵略,丁幹向納塔爾港的英商購買槍支,用火器和馬匹裝備祖魯部隊。1837年10月,布林人首領雷提夫帶領一支民團,朝德拉肯斯山進發,並寫信給丁幹要求在與祖魯領土毗鄰的地區建立他們的家園。丁幹採取緩兵之計,以便爭取時間組織有效抵抗。他向雷提夫提出,如布林人能替他追回被偷走的牛群,他將考慮向布林人提供居留地,雷提夫滿口答應。

1838年2月3日,雷提夫追回了部分牲口。隨後即“帶領70名壯士再次去見丁幹”,脅迫丁幹在割讓烏姆齊姆武布河以南的檔案上簽字。但此時,布林民團已越過德拉肯斯山,侵佔了圖蓋拉河和布須曼河之間的地區。丁幹決定先發制人。丁幹藉口請他們檢閱軍隊,把他的武士全部集合起來。一聲暗號,這些武士立即撲向布林人。這樣,雷提夫及其隨從全部被抓獲處死。隨後,祖魯軍隊將布林人在納塔爾建立的據點摧毀。11月,另一布林人首領比勒陀利烏斯率領大批布林人趕來救援,他被公推為民團司令,率兵向祖魯人反撲。12月6日,布林人在恩康姆河套擺好牛車陣,祖魯軍隊以密集隊形持矛衝擊,但終於敵不過布林人的炮火和彈雨,傷亡慘重。在這次戰鬥中,祖魯軍約3000人戰死,恩康姆河被鮮血染紅,以後被稱為“血河”,此役則稱為“血河之役”。後來,丁幹向北撤退。1840年1月,他的兄弟姆潘達勾結布林人,襲擊丁乾的部隊。後來,丁幹被抓住,凌遲處死。今天,南非黑人為紀念了幹這位反殖民主義的英雄,仍將12月26日稱為“丁幹日”。

曼德拉早就聽說過恰卡、丁乾的名字,白人對他們恨之入骨。“原來是這麼回事,”他自言自語地說。“那我們科薩族或滕布人有沒有自己的英雄呢?”他忍不住還想刨根問底。“有的,有的。”老人向他們講述了科薩人反抗殖民入侵的9次卡佛爾戰鬥,其中曼德拉印象最深的是兩個名字:馬卡納和農誇希。英國人在科薩人中間採取離間政策,引起了科薩人的內部分裂。科薩人酋長恩德蘭比為了團結一致抗擊英國侵略者,與馬卡納聯合。馬卡納是著名的“先知”,他宣稱自己是上帝派來驅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