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也有這樣的感覺,但是我根本不敢相信,是誰會在這裡建造一座墓,而且是建在這樣詭異的地方。
石頭卻說道:“我一直覺得好奇,為什麼在死亡谷之上會有這樣一個地獄之門,看樣子就應該是有人將墓建造在了這裡,否者這裡怎麼會有一個類似死亡谷的地方存在,而且整個地獄之門,就像是一個小型的死亡谷,雖然我並沒有見過真正的死亡谷,這也只是我單純的猜測而已。”
果然,只是走了不遠就是墓門,而且這墓門看起來應該是被破壞過了,而且還是被爆破過的,從損毀的程度和石頭斷層新舊來看,應該就是一九七九年,或者一九八一年進入這裡的隊伍所留下的痕跡。
既然墓門已經沒有了,我們也就不用費心思去琢磨如何開啟墓門,而且我初步估計這裡應該是一座大墓,因為單從墓道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具體是誰的墓卻還有待考究,我想到周穆王女兒在外面建起來的朅盤陀國,不禁懷疑這會不會是大禹的墓?
因為周順也說周穆王晚年西遊曾路過這裡,在這裡停留過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從朅盤陀國建立到周穆王西遊到達東崑崙,中間將近二三十年年,周穆王的女兒也已經人老珠黃,而這二三十年的時間裡,我估計他們就是在打通尋找地獄之門,又或者,這裡莫非是周穆王自己的墓地,所以要建造二三十年之久?究竟這裡如我猜測是大禹的墓,還是周穆王秘密建造的墓地,又或者是其他我們要進去看了才會知道?
我懷著這樣的想法,終於走進了墓門之內,裡面的格局的確是一座墓室,而且不是周墓的樣子,我再次奇怪起來,可是看它的樣子,也不像夏墓。進入墓門之內,就有一塊一丈來高的墓碑,只見上面寫著“帝辛王受之墓”。
我不懂這會是哪一個帝王的墓,而且這上面已經用了“帝”和“王”二字,從表層上我覺得這裡的重點字還在“王”上,而帝很可能是名號之中的字,而用王,那是先秦之前的稱呼,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後,帝王墓碑中多用“帝”字,“王”字幾乎很少再出現。也就是說,單從墓碑上,我只能推測出這座墓的主人是前秦之前的人物。
然後我聽到石頭開口說:“帝辛是商的帝號,這是一座商墓!”
這幾乎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而且這時候我才意識到,在周之前是還有一個商代的,可是這個商墓為什麼會被建在這裡?而且是商朝那一個帝王的墓?
接著石頭看著墓碑,解釋道:“帝辛是帝號,王是尊稱,也代表了帝王的意思,而受則是王名,這個人,是商紂王,商紂王號帝辛,名受,應該錯不了。”
我再一次震驚地看著墓碑,商紂王的墓又怎麼會在這裡,我說:“難道這個暴君也和禹所積有關?”
可是石頭卻立刻搖搖頭說道:“究竟商紂王是不是暴君,還有待考究,小四,你只知傳言,卻不知在先秦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對商紂王暴虐的記載,所有有關商紂王暴虐的記載都在春秋戰國之後,而且大多都來自周史,但是你若能看到周的記載,會發現負面的記載依舊非常少,反而有不少都是稱讚商紂王的。”
我問:“這是為什麼?”
周順卻介面說:“因為周史是周人修著的,當然要細數前朝的罪惡,以體現本朝的仁德善良,即使子虛有,也要寫上去,而有人看不慣,自然就有人為商正名,當然,這些人都不會有好下場,不是被殺就死被囚,這幾乎不單單是周才有,每個朝代幾乎都這樣。”
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口石棺
接著我摸了摸石棺和鐵棺,大致估算了下內棺和外棺的厚度,石棺壁有一尺來寬,而鐵棺也有一掌寬的厚度,也就是說,這樣的厚度,足以抵抗熊熊大火,就算整個墓室塌了,棺木也能安然無恙!
看這裡的樣子,那時候的隊伍應該已經進來過到了裡面,但是進來之後究竟又發生了什麼,我卻不得而知。
總之我們在進去的墓道上發現了幾具屍體,屍體已經嚴重腐爛之後再幹枯,幾乎只剩下一副骷髏架子,究竟是誰也已經無從分辨,惟一可以看出身份的,是他們身上穿著的衣服,雖然已經千瘡百孔,但是可以看出就是六七十年代的服裝沒錯。
既然見到了屍體,那麼這裡就應該有異常的東西,於是我們提高了警惕,我們仔細地環視了一遍墓道,終於在前面拐歪的位置發現了一行腳印。
之所以能看出是一行腳印,那是因為上面沾了許多的泥土,石頭彎下腰用手捻了捻,說還是新鮮的,也就是說有人先我們一步進來這裡,可是我又不禁好奇起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