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退了回去。
他忘的,不僅是那一晚的相約,還有之前的心照不宣……
於是李熙開始一步步的逼,他就一步步的退……將他們的距離一步步的拉遠。
最後一去江南十五年。
他們兩個都成功了,都因為對方而完成了這輩子最大的願望。
一心做出一番事業的李熙完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事業,成為了一國之君;一心要傍一棵大樹以圖逍遙自在的林如海,傍上了這個世界最大的一棵樹,並且牢不可破……
只是他們同時,又都失去了什麼……
在漫長的十五年裡,李熙每每回憶起往事,總會懷疑當年那些莫名的情愫是不是真的存在過,是不是他和那個人之間,就只是單純的布衣之交,就只是莫逆的摯友,那些他自以為的相惜、相戀、相約、相負,是不是都是他自己臆想出來的東西……
若不是有那兩首詩,或許他就真的死了心,絕了那份埋在心裡十五年的念頭……
那兩首詩,他一遍一遍翻來覆去的讀,越讀便越是心酸。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南原是那人心心念念想要待一輩子的地方,為何他到了江南,看到的卻滿眼都是淒冷悲涼?
“江楓漁火對愁眠”——新科探花,封官進爵,衣錦還鄉,是什麼讓他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姑蘇原是他的家鄉,為何會有客船之語?是不是他也覺得,離開京城,離開了他所在的地方,哪裡都是異鄉?
“月落烏啼霜滿天……”
原來他也是在乎的……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原來他也是記得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
原來他不是不怨……
他怎麼忘了,記憶裡那個愛笑的少年,骨子裡是多麼的倔強,被辜負了他的人逼了一次兩次三次,他怎麼會不和自己越走越遠……
“如海,我們,別鬧了好嗎?”在靜寂無人的街頭,在十字路口,在兩人即將分道揚鑣的地方,李熙聲音低低的說,甚至帶著幾許哀求:“我們別鬧了,好嗎?”
良久,得不到答案的李熙終於轉過身來,面向那個人,昏暗的星光下,他看不清林如海的臉色,只能看見他微微抿緊的唇,稍稍撇開的頭。
遂緊了緊身上的披風,一言不發,舉步前行,一輛馬車從後門的陰影處駛了出來,越過林如海,追上李熙。
林福牽著馬走到林如海身邊,扶他上馬,從另一條小路離開。
第107章
對於在喧囂的青樓和冷寂的街頭髮生的故事;以及十多年前那段往事一無所知的林楠在數日後回到京城,發現自己家又成了京城的話題中心。
他對此本已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畢竟之前朝廷百官為了蔡航之事吵的天翻地覆也沒能吵出個結果來;誰想林如海一回京,皇后賜死了,林楠報個喪回來,六皇子墜崖了;這裡面不管是巧合還是另有內情;都足夠人們的八卦之火燃燒很久。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這次人們議論的,不是之前那些更吸引眼球的皇家恩怨;而是林如海出任戶部尚書之事。
照說林如海任戶部尚書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兒,是大多數朝臣已經猜到並接受了的;不該掀起什麼風波才是;但凡是總有例外;譬如禮部尚書這位老大人。
李熙的聖旨明發各處衙門後;禮部尚書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到林家道賀,而是進宮死諫;死諫的理由卻叫李熙苦笑不得——不是說林如海才疏學淺;不堪重用,而是說林如海在教化上功在千秋,不該大材小用,去戶部任職沾一身銅臭,而應該去禮部任職,他願意讓出禮部尚書之位云云……
聽的李熙恨不得撬開他的腦袋看看裡面裝的是什麼,讀書讀傻了嗎?什麼叫大材小用?!他知不知道林如海一個人在江南掐著鹽商,每年就能幫大昌多掙多少銀子?以林如海的才幹,若不是實在太年輕,他都恨不得把吏部尚書的位置騰出來給他!讓他去禮部?去禮部做什麼?學那群書呆子每天之乎者也嗎?
更何況,這個糟老頭子今天能因為《三字經》讓林如海去禮部,明兒是不是要因為“明月幾時有”,讓他家的林楠小財神爺去翰林院當個編修?
這老古董,就知道死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信條不放,要是天下的讀書人都這樣想,捧著書本埋頭啃一輩子的話,還高個屁!
李熙雖是萬分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