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迭地趴倒在地,直是五體投地的模樣。銀川公主卻站立不動,寒風吹來,只見她嬌軀一顫,好似痴了一般。
何大人見她神色有異,急忙上前,低聲道:“公主殿下,可汗有旨,請公主快快跪下了。”銀川公主回眸往盧雲一看,只見他正也往自己看來,霎時兩人四目交投,公主熱淚盈眶,勉強轉過頭去,盈盈跪倒,顫聲道:“銀川凜接可汗聖旨。”
可汗朗聲道:“承漢天子之意,我兒喀喇嗤親王達伯兒罕,與中國銀川公主結為夫婦。我汗國自今而後,與中國永結同心,共為兄弟之邦。兩國君主彼此交心,永世不渝。”
達伯兒罕大喜若狂,連連叩首,道:“多謝父皇!”他今日剷除政敵莫兒罕,又娶了中國皇帝的美貌皇女,可說幸運之至。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心中喜樂,便往銀川公主吻去。
銀川公主驚叫一聲,急忙相避,卻是又羞又急。
可汗見兒子如此好色,心下氣惱,當即舉腳踢去,將喀喇嗤親王踢倒一旁,喝道:“混帳東西!便連洞房花燭也等不到麼?”待見公主眼中淚光顫動,知道她心念故國,心下甚憐,便想獎賞她一番。他伸手將銀川公主扶起,道:“朕已決意,等你們完婚之日,便封你為喀喇嗤親王妃。日後等達伯兒罕這渾小子接任皇位,你便是我國的皇后了。還望你能秉持仁心仁術,輔佐我兒主持朝政。”何大人等聞言大喜,知道公主在汗國中的地位已然無可動搖,一齊跪下拜謝。
可汗見銀川公主嬌軀顫動,一時竟然淚如雨下,他溫言慰道:“好孩子,以後便把這兒當作是自己的祖國吧!朕定會好好待你,如同親生女兒。別再想家了,好不好?”何大人見可汗甚是憐愛公主,心中更是大為歡喜,料來公主日後定然位高權重,非比尋常。
是夜可汗帶領眾人入關,宴請中國將士一行,是夜席開千桌,好不熱鬧。汗國民風豪放,男女之隔不似中國森嚴,可汗便請公主、何大人、薛奴兒等人上座,與汗國眾大臣同席。秦仲海、盧雲等武將則與一眾將領同桌。席間喧譁吵嚷,好不熱鬧,秦仲海與盧雲各自經歷無數艱險,死裡逃生之餘,眼見結局圓滿,心下自是歡暢難言。兩人與汗國將領放懷痛飲,酒酣耳熱之餘,索性便比起手勁角力,以助酒興。
那煞金卻不與眾人飲酒,只孤身一人到營帳外歇息,想來他生性高傲,向來如此。
盧雲正自暢飲,忽見遠遠一雙妙目凝視著他,他仔細一看,卻是銀川公主。只見她的眼神中似有淡淡的哀愁,好似有什麼話要說,盧雲心下一動,便要過去問安,但想起兩人身分不偕,當下便忍住了。
第十一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
第二日下午,可汗見功德圓滿,便命中國大軍先行回朝,向皇帝稟告情況。他修書一封,著實表彰眾人的功績,更致贈秦仲海、盧雲等人記功金牌一面。除此之外,尚且送上十車的黃金珍玩,當作是對中國皇帝的謝禮。他感念秦仲海、盧雲等人參與平亂,更親自送到關外,那公主坐在玉輦中,也一齊前來送行。
何大人笑道:“請陛下留步吧!貴國大亂甫息,朝中不可一日無主,還請陛下趕緊搬師回京。”可汗笑道:“請何大人放心,經過此次內亂,我已知待人以誠四字。今後對待臣下,定當以此自戒。咱汗國要再生出內亂,只怕不容易哪!”這“待人以誠”四字箴言,卻是他從銀川公主處聽來的,言下之意,竟是對此女推崇備致。
眾人正要離去,忽聽公主道:“諸君且慢。”說著從車中緩緩走出,向可汗福了一福,道:“臣妾有物事想轉交敝國國主,不知可汗能否應允?”可汗想她父女情深,忙道:“這個自然!你只管去。”公主輕聲道:“多謝陛下。”她向可汗一福,自帶了幾名宮女,便往遠處山邊行去。
過了片刻,一名宮女走了過來,問道:“哪位是盧雲參謀,公主有話要吩咐。”盧雲哦了一聲,稍稍整理衣衫,便隨那宮女走去。
何大人心下一奇,不知公主為何召見盧雲,便對秦仲海使了個眼色,秦仲海懶得理會,只搔了搔頭,轉過頭去,裝作不知。何大人見他一派懶洋洋的神氣,連忙附耳過去,低聲說道:“這公主是出嫁的女兒家,盧參謀又是年少英俊,你給我好生看守,別讓喀喇嗤親王胡思亂想。”秦仲海哦地一聲,心道:“操你奶奶的,這般無聊差事,卻落到老子頭上。”當下打了個哈欠,便隨盧雲前去。
盧雲行到山坳,只見公主俏生生地站在山邊,眼望東方,似是若有所思。樹林間滿是積雪,淡淡的陽光照來,顯得倍加寧靜。盧雲望著公主的背影,自知這是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