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剝著火辣辣的小龍蝦一邊對建剛說道:“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曾經大家喜歡去ktv無非就是炫技和尋求共情。比如我唱的這首歌接近原唱,你們給我鼓掌或者為我叫好,我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再比如我唱這首歌剛好是你喜歡的,而你唱的歌剛好是我喜歡的,大家於是有了更多的交流空間,從這一個共同點引申到各種各樣的共同點。而現在呢?因為網路的關係,人們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聽到的歌越來越多,分類更加細化也更加繁雜。曾經十個人,不是張學友就是張國榮,不是陳奕迅就是劉德華,或者以上皆非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而現在的十個人,你喜歡張學友,我喜歡初音未來,他喜歡免裹煎蛋卷,那誰誰喜歡alanwalker,最後大家的歌誰也沒聽過誰的,你唱沒人給你叫好沒人跟你搶麥,他唱你聽不懂不明白,大家被束縛在自己的圈子裡,誰也不認同誰,再去ktv的意義在哪裡?忍受噪音嗎?”
猴爺剝了四隻龍蝦,說了一大段話。建剛抿嘴點頭,而張群則若有所思。最後兩個人齊齊嘆了口氣,便沒有再說什麼。
“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是很奇怪的,從資訊交通不便到交通訊息暢通這是一個突變,那時候人們擺脫了困頓自己的那一方小天地,社會活動愈發頻繁,但經過了這個躁動期之後,人類達到了足不出戶通曉天下的地步,人又開始自我封閉了起來,所以雲哥們這個概念也就誕生了,網路逐漸在取代實體,最開始還只是網路購物,但後面逐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被網路代替,包括交友、娛樂、謀生等方方面面,那時候人類就徹底從資訊社會進入網路社會了。但轉過頭,曾經那些紅極一時的群體性產業就會隨著人類的自我封閉而變成夕陽產業,比如網咖、ktv和溜冰場。”
“行了行了……我不要上課啊。”建剛捂著耳朵:“不要給我上課啊啊啊啊!”
“我倒是覺得他說的有道理,這麼下去再聚在一起的方式恐怕又會變得單調起來,吃飯、喝茶、看脫衣舞……這跟古代人有什麼區別嗎?”
“還是有區別的,比如你在北京,週日的上午無聊了,可以在網上打個招呼然後下午就可以和上海的雲哥們一起吃飯、喝茶、看脫衣舞了。而在古代,你需要先帶好盤纏,然後租個馬車經過一個半月的旅行風塵僕僕的趕過去和你的朋友吃飯、喝茶、看脫衣舞,路上還要擔心會不會因為偶感風寒掛掉,或者遇到山賊把你抓起來當肉票。”猴爺輕輕一笑:”當然,嚴格來說沒太多的差別,歷史總是螺旋形的前進著。”
正在猴爺給他們講解辯證理論的時候,突然張群腦袋一甩眼睛斜著看向落地玻璃外的某個角落,然後輕輕眯了起來。
“收了神通吧,吃飯的時候就認真吃飯。”猴爺把張群的腦袋擰過去:“我還可以給你們講一下人類社會變革中的細節體現。”
“停!”張群伸出手:“我乖乖吃飯行了麼。”
“就是,真不知道流蘇怎麼忍的了你,你以前不是這樣啊。”建剛嘆氣道:“你到底的受了什麼刺激?那個噴壺精呢?你的滿嘴髒話呢?你這樣讓我很不適應啊。”
猴爺攤開手:“我不是把裁決者吞了麼,靈魂融合之後,性格可能會發生變化。畢竟是同位級的靈魂。”
其實不管是張群還是葉菲還是建剛,只要是和曾經的猴爺熟悉的人都能明顯的感覺到他的變化,這種變化是由內而外的。但至於好不好,這個到底沒有一個定論,有人認為好,而建剛就不是那麼習慣。
當然,猴爺核心的一些東西倒是沒什麼變化,還是那麼剛愎自用、那麼武斷、那麼不通人情、那麼固執也那麼可愛。
吃飯、結賬,然後結伴走出去,三個人始終沒有表現出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外頭的天色也變得晚了,街燈一盞一盞亮起來。夏天晚上的路上行人不少,路邊有人賣唱,唱的是朴樹的歌,建剛特別喜歡。
天上的月亮很圓,山風吹來微熱中偶爾帶著一陣冷風,遠處的商場裡傳來了臭大街的流行樂,街邊的小吃攤有小情侶在等著地溝油炸出來的火腿腸。整個世界都透著一股歲月靜好的惡臭味,喪得分分鐘想讓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好久沒有這麼無所事事了。”張群伸了個懶腰:“可就是有人來煩。”
猴爺聳聳肩,然後三個人從一個幽深的巷子裡走了進去,當看到左右無人之後,張群突然站定:“出來吧,跟了一路了。”
說完,唰唰兩個人影出現在他們三個的面前,他們兩個渾身上下被霧氣籠罩,看不到真切樣子。
“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