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門會對“祀人優天,這個成語做出全新的理解。
有時候我會忍不住想,假如有一天三體人真的降臨,人類應該請大劉出山;參加地球危機委員會的工作。無論是威懾博弈、防衛反擊,還是宇宙公關,大劉都是領先一步的專家。如果說天機不可洩露的話,大劉應該是我們這個世界最知曉天機的人之一了。三體人如果有一份追殺名單的話,他也絕對會名列前茅。小心啊,大劉!
當然,這只不過是幻想,只不過是神話……可是,說到神話,這難道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奢侈品嗎?坦率地說,系統性的史詩與神話一直是中國文學的弱項。在遭受後現代文化的洗禮之後,我們的作家更是如獲至寶,把缺失視為強項,奉行“躲避崇高”的策略,鄙視宏大敘事,消解終極追問。我推崇大劉的作品,也因為他逆流而上,發揚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為中國文學注入整體性的思維和超越性的視野。這種終極的關懷和追問,又建立在科學的邏輯和逼真的細節之上,這就讓浩瀚的幻想插上了堅實的翅膀。
當尼采向世界發出“上帝已死”的宣告時,一些價值解體了,但另一些依然存在。
舊的神話消失了,新的神話依然在不斷誕生。人類從來沒有停下追趕神話的腳步。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一個嶄新的世紀,無盡的宇宙依然是無盡的神話的無盡的沃壤,而科學與技術已經悄然在這新神話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大劉的世界,涵蓋了從奇點到宇宙邊際的所有尺度,跨越了從白堊紀到未來億萬年的漫長時光,其思想的速度和廣度,早已超越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蟹”的傳統境界。《三體Ⅲ》對宇宙結構的想象,已經開始涉及時間的本質和創世的秘密,但看得出大劉有意與西方的神話保持距離,走的是一條新的中國神話的道路。這是前所未有的工作。關於宇宙之始,之終,之真相,他猜了、他想了、他寫了,至於是否正確。已經不重要了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可人類如果不思考,上帝連發笑都不屬。
目錄
第一部……………………………1
第二部……………………………7
第三部……………………………211
第四部……………………………347
第五部……………………………387
第六部……………………………457
紀年對照表
危機紀元公元201X年一2208年
威攝紀元公元2208年一2270年
威攝後紀元公元2270年一2272年
廣播紀元公元2272年…2332年
掩體紀元公元2333年一2400年
銀河紀元公元2273年一不明
DX3906星系黑域紀元公元2687年一公元18906416年
647號宇宙時間線公元18906416年啟動
第一部
《時間之外的往事》序言(節選)
這些文字本來應該叫歷史的;可筆者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記憶了;寫出來缺乏歷史的嚴謹。
其實叫往事也不準確;因為那一切不是發生在過去;不是發生在現在;也不是發生在未來。
筆者不想寫細節;只提供一個歷史或往事的大框架。因為存留下來的細節肯定已經很豐富了;這些資訊大都儲存在漂流瓶中;但願能到達新宇宙並儲存下來。
所以筆者只寫框架;以便有一天能把所有資訊和細節填充進來—當然不是由我們來做這事。但願會有那一天。
讓筆者遺憾的是;那一天不在過去;不在現在;也不在未來。
我把太陽移到西天;隨著陽光角度的變化;田野中禾苗上的水珠一下予晶晶閃亮起來;像突然睜開的無數眼睛。我把陽光調暗些;提前做出一個黃昏;然後遙望著地平線上自己的背影。我揮揮手;那個夕陽前的剪影也揮揮手。看著那個身影;我感覺自己還是很年輕的。
這是個好時光;很適合回憶。
原諒我的手指
【公元1453年5月;魔法師之死】
君士坦丁十一世暫時收回思緒;推開面前的一堆城防圖;裹緊紫袍;靜靜等待著。
他的時間感很準確;震動果然準時到來;彷彿來自地心深處;厚重而猛烈。銀燭臺震得嗡嗡作響;一縷灰塵自頂而下;這灰塵可能已經在達夫納宮的屋頂上靜靜地待了上千年。它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