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司令部一經動員,立刻就能動員一隻強力軍隊,到底有多強就看動員力度是大是小。
司令部動員“僑民”也並不罕見,54年泥城之戰、60年太平天國、70年天津教案、74年四明公所事件等等,司令部屢屢大規模動員……
半天不到,五千多名來自英法日美俄德等國的僑民就成為商團護衛。
也不用小噓五千多的數字是不是太小,幾十年前傷亡四百多人就能擊潰滿清20萬大軍的歷史條件下,在去年才剛剛結束的甲午戰爭之下,萬國商人們還真沒誰看得起這腐朽沒落的國度。
哪怕以前的滿清已經蛻變成了民國,但在萬國眼中那只是換了層皮罷了。
商團動員後,以標準的近代化軍隊規格集結整頓裡。各國公使也沒閒著,而是四下出力打探訊息,在他們心目中這個民國來的太突兀,之前竟沒接到一點訊息?各國駐派在北京城的力量呢?天津租界的力量呢?
還有北方各地大量的教會武裝……
為什麼直到民國成立,都登上了報紙了他們還沒接到從北方來的訊息,反而要透過報紙才能知曉?電報都沒有出現的年代裡,雖然從北京、天津等地向上海傳遞資訊並不快,但一個帝國的崩塌,一個政權的上臺總不是小事吧?那在今天之前他們卻絲毫未收到一點相關情報,就明顯不正常了。
所以各國都在動員自己的力量去打探訊息。可遺憾的是在交通不便的年代,5號刊發的報紙裡就寫明瞭要他們在6號之前接觸一切武裝,接受民國政府軍的安排……
“司令官閣下,動員效果如何?”四五千新動員的商團護衛剛剛集結在虹口公園附近靶子場進行熱身,工部局董事會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