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的生意就算又邁上了一個大臺階。她們不僅可以繼續經營農場和牧場,還可以把本地的小麥和牛肉遠銷中東地區、再把東南亞的橡膠轉口到歐美去。既當業主又當二道販子,珀斯就是張家的貨物集散地。
到了八十年代,張老太太這個家族分支就成了整個張家的龍頭老大,因為其他幾家的生意也得靠著她來倒騰。
這個老太太非常有政治眼光,她不光在生意上把張家幾個分支全都整合了到了一起,還不停的和其他本地家族聯姻。
沒用二十年,就和蜘蛛織網一樣把兒孫遍及了澳洲和東南亞各地,隨便拿出一個來都有點產業,要不就是當地政要。家族產業也沒停滯不前,從傳統的農牧業、運輸業又向採礦、採油、銀行方面滲透。
對於這位老太太的發家史洪濤還是很佩服的,假如自己沒有那些記憶真和她比不了,就算有了這些記憶也得追趕很多年。
但這位老太太一點都沒因為家族大了、勢力大了就洋洋自得,她把兒孫們都趕了出去,誰也不許在珀斯發展,全都要去外面自己刨食吃,家族只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機會,能不能發展起來得靠自己的本事。黛安的父母當然也被趕出去了,最終落腳在香港。。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