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回來的人傳,張氏被老爹轟去山上的茅草屋住了,連同她的匣子也沒人要,都給她了,大家都嫌棄晦氣,誰稀罕你的錢啊,張家人都丟乾淨了。
張氏眾叛親離,村裡人也在說起他時都搖頭,李家人的情況大家都是有所瞭解的,就算兩邊都有錯,也絕不至於壞到跟上,李家不是刻薄的人,一定是張氏幹了什麼不能饒恕的事了,才被人轟回來。
村裡人對她也不滿,強烈要求張家將她除名,這樣的禍害帶累了整個村子姑娘的名聲,村長已經去給張老爹施壓了,這是村裡很多大娘嬸子的要求,都不願意了。
一說張氏就會聯想起他們這個村,那這個村的姑娘還有人要麼?我們大家都有姑娘要嫁人啊,你不能只顧你自己啊。
至於有沒有除名李家可不管那麼些了,村長已經把族譜搬出來,把張氏的名字劃掉了,以後都不會有她的名字,清遠的娘寫的是早逝,就是死了。
辦完了這些事李老頭才算長舒一口氣,終於安定了,以後不會再鬧騰了吧。
回到家,李老頭和李老太坐在堂屋飯桌前,等著大家一起進屋說說話,有些話她還是要說一下的。
巧蘭細心的拿了熱水進來給大傢伙泡茶,張嫂拾掇了廚房悄悄的跟巧蘭說了一聲,“我把孩子帶走?”
她想著是不是孩子需要避諱一下。
李老太聽見了擺手,“讓孩子留下吧,都大了,該知道事了。”
“那我去那屋了,有事叫我。”張嫂就退了下去。
巧蘭把清遠和清剛安頓好,看著他們這幾日越發沉默,眼裡有了東西,不在如以前那般純淨美好天真,兄弟兩個多了些沉靜和懂事。
“事算是辦完了,村裡大傢伙可能會議論一陣子,也不要緊,咱家沒做錯事不用害怕,出門給我挺胸抬頭,咱們對得起天地良心了,她的嫁妝咱可是賠了雙份還多呢,走到哪都能說得過去了。”李老頭喘口氣,接過茶杯喝了口水。
張氏進門的時候嫁妝加在一起價值不過二十多兩銀子,主要值錢的事嫂子給陪的金三樣,因為李家情況略好於張家,陪嫁上就得多點不然會讓閨女低人一等,從這也可以看出張家嫂子為人也是很大氣的了。
那金三樣可是人家親孃給陪嫁的壓箱底,都給了小姑子做臉了,可張氏又是怎麼回報的呢?
李家與張氏和離,匣子裡總共是一百多兩,外帶張氏自己私藏的錢大概有個三十多兩,主要考慮她為李家生了兩個兒子,也是付出了很多的,不多給點錢以後一個女人生活確實會有為難的地方,不能等孩子長大了埋怨他們長輩考慮事情不周到。
就算和離也是孩子娘,這是不可更改的事實,有了這筆錢張氏也做過生意了,算是小有經驗,只要她能堅強點,自己租個鋪面或者去擺攤都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方案,日子不會過不下去。
剛才開祠堂該族譜的時候,李老頭就說了他們全家的這個意思,所以才把家裡全部的錢都拿了出來給了張氏,也是不想做人太狠毒,給人留一線的意思,得到了村長和村裡老人們的支援和認同。
“另外就是,學文暫且不續娶了,起碼等三年以後再說,不管誰來都是這個話,這是我和你孃的意思。考慮有兩點,一就是清遠和清剛,清剛還不到十歲,還太小,來個人我怕後孃不一定盡心,萬一進門有了自己的孩子,清遠清剛就成了多餘的人,那到時候孩子就要受委屈了。所以我和你娘商議了一下,等三年後,清遠就十三了,清剛也十一了,都大了知道好歹能夠辨明是非了,輕易也不會被人哄騙了去,人好人壞自己都能立起來了,到時候學文成親生子也不影響兩兄弟什麼了。
第二個就是這件事怎麼地也要傳一陣子,先消停二年再說吧,讓學文先過了這個勁再說,你們看這樣合適不?”李老頭和李老太把能想到都想到了。
學文不可能一輩子都不成親,但有了後孃就有後爹也是讓人擔心的事,誰都不能預料以後的事情。
所以李老頭綜合考慮了一下,讓學文等三年在娶親,等娶進門就算懷上也要一二年吧,這樣一來倆孩子大的都快十五了,已經到了成人的年紀,就不用在擔心什麼了。
就算考不中科舉,倆孩子都認字念過學堂,將來做學徒還是怎麼樣都不愁沒有生路。
可以說老人已經最大可能把將來能發生的最壞的情況都做了考慮。
“我同意,我現在確實沒有心思再娶,如果真要在娶,我的意思是先把我自己那份產業拿出來給孩子們分了再迎新人進門,自己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