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進得堂屋,四下環顧。這茅屋甚小,只一間堂屋,一間內室,中間連扇門板也未有,只以一塊粗布門簾相隔開來。內屋情形瞧不清楚,這堂屋可謂家徒四壁,只一案倚牆,旁邊各有一椅。茅屋雖然簡陋,這房間打掃的卻極是乾淨透亮。然則讓俞蓮舟略略詫異的則是那案上之物。那案是條香桌,兩盤貢果新鮮紅亮,一隻黃銅香爐做精雕細琢,不是俗物。而那香爐後面一座牌位,以魏碑工整寫就:先主嶽公飛之位。其後牆面之上,高懸黑地金子匾額,上書:精忠報國。這香案乾淨的彷彿不屬於這茅屋陋舍,而那牌匾卻又彷彿立時將這破屋的氣勢提了三提,竟似飛簷華堂一般肅穆。
俞蓮舟一怔之下看向戚雲峰。先前在燕雲莊他只含糊言道尋的一柄傳世名槍,奈何已有其主,卻又不能盡其用,邀俞蓮舟同來,看看是否能說服這槍的主人轉讓。但是俞蓮舟卻是不知這名槍竟與前朝抗金名將岳飛嶽武穆有關。戚雲峰向俞蓮舟點了點頭,“便是嶽武穆當年所用之物,也不知這老頭是嶽公的傳人還是僕屬,這槍如今確是在他手中。”
戚雲峰正說話間,卻見那老者已換了身乾淨衣衫,顫巍巍的從內屋中轉了出來。他卻也不招呼二人,連個座也不讓,徑自走到香案之前,去了案邊三支線香點上,躬身拜了三拜,小心翼翼將線香插入黃銅香爐之中。隨即晃晃悠悠的起身,一雙老邁渾濁雙目看了俞蓮舟與戚雲峰一眼。
俞蓮舟看著那靈位,腦中忽而想起來兩年多前沈浣引軍夜襲元軍沙河營寨之後,於十裡坡上力斬寬徹哥時喝退無數追擊元軍的那縱馬一躍。十九歲的少年便已有如此氣勢膽魄,再過上三五年,怕是亦不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