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部分(2 / 4)

小說:大宋小郎中 作者:古詩樂

塌。

隨即,眾人耳中傳來吱吱的尖叫聲,那聲音熟悉而又讓人驚恐。靠得近的正要拉她的人也差點跟著掉進坑去,趕緊放開手往後退,眼睛卻看清楚了,原來胖宮女踩踏的這一塊下面竟然密密麻麻的都是田鼠。翻騰嘶叫著,有的衝上來啃咬著宮女的雙腳,把那宮女疼得尖叫。

這下眾人都驚呆了,只待得片刻,便衝上來七手八腳地伸出手裡的鋤頭和鐵鍬讓她抓住,然後眾人使力再把她從那草地裡拖出來。

只是這宮女太過肥胖,她一邊尖叫著,一邊奮力的往外爬,四周的草皮卻隨著她往外爬動不斷坍塌,直到她的身子整個傾斜在那石板路邊這才把她硬生生拖了出來,同時也就拖出了一條通向坑底的斜坡。

隨著她的身體被拖出土坑,讓人頭皮發麻的一幕出現了:從坑中潮水一般的湧出了無數的田鼠,一個個都是小狸貓似的大小,有著尖尖的牙齒,眼睛閃著綠光。爬出來之後便是四下跑去,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還有不少在跑出洞之後就痛苦地在地上翻滾,蹬著四隻爪子尖叫在空中亂抓。

那些宮女嚇得臉色煞白,兩隻腳在地上蹦跳著,好像她們踩的不是場地,而是燒紅的烙鐵一般。

還太監們到底膽大,掄起手裡的鐵鍬鋤頭,一個勁地猛擊那些竄出來的田鼠。但是田鼠太多了,而且簡直跟洪水似的源源不斷的從那洞裡往外冒。轉瞬間,高太后的院子裡便滿是田鼠,向各個角落竄去。

屋裡,高太后正坐在窗前看著奏摺。

這些日子兒子宋神宗的病情越發沉重,所以將一些不大緊要的奏摺轉到母親高太后這兒,讓她幫忙審定。

高太后處理國政的能力還是很讓宋神宗放心的,在此之前,宋神宗有幾次病情加重,無法料理國事,都是高太后代勞的。

宋神宗的皇后心地善良做不了決斷,所以由母親高太后來代為處置,包括召見大臣商議,並組織討論,最終決出做出決斷,下詔執行,都是有高太后一手操辦。而現在,宋神宗感覺病情非常嚴重了,所以便讓母親再次替自己料理一部分奏摺。

她現在正看的這份奏摺竟然是她非常賞識的司馬光寫的,是向皇帝宋神宗保薦新提拔的太醫楊仙茅擔任開封府通判。

開封府可是東京汴梁直接掌控者,是處理東京汴梁政務的核心所在。開封府尹按照慣例是由親王親自兼任,開封府統治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京城的安危,不是皇帝放心的人不可能放在這個崗位上的。

雖然通判級別不高,但是權力很大。因為按照規矩,州縣地方長官作出重大決定,必須由通判審閱之後聯合會籤,這才產生效力。因此通判是皇帝制約州縣掌印官的一個重要砝碼,是以小至大的關鍵。

司馬光作為多年的朝廷重臣,當然知道這開封府官員的重要性。如此重要的崗位居然推薦給一個太醫,而且從資料來看還是太醫院在讀學徒。只是因為在司馬光富弼和文彥博三個人的聯名保薦之下,皇帝這才提拔他做了太醫。沒想到這才幾天,這司馬光又要保薦他做開封府的通判,這未免太快了點。

這道奏摺經過中書門下初審後覺得不宜直接面呈皇帝,因為現在宋神宗被瘟疫搞得焦頭爛額,這位小郎中又是因為前段時間治療瘟疫有些手段得到了賞識這才提拔為官,也不能這麼快的就再讓他去當執事官,故此將奏摺送到了太后娘娘這裡,讓她來定奪。

高太后哼了一聲,將奏摺扔到了不予批覆的奏摺筐子裡。

批閱奏摺往往有三種處理方式,一種是作出詳細批閱,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另一種是簡單的圈閱,表示自己看過了,但暫時還不做處理。需要等上些時日,再由負責的中書門下將這些圈閱過的奏摺再次呈報給皇帝,給皇帝思考的時間,並給他提醒有這麼回事。而第三種則是什麼都不做,直接將奏摺打回。這種處斷,其實表達出來的是皇帝對奏摺的內容不同意,甚至是惱怒,才會將奏摺原封不動的退還回去。

現在高太后對司馬光的這份奏摺採用的就是第三種方法,不做任何批示,直接將奏摺退回,這樣就可以讓司馬光知道她自己的意思了。

可是當高太后將要伸手去拿另外一份奏摺時,她的手又停了下來,因為她知道司馬光時不會輕易地推薦一個人的。

司馬光的才學高太后非常賞識的,特別是他跟高太后一樣都是堅決反對新法的。甚至因為反對新法而與皇帝不和,最終選擇退出權力中心,隱居洛陽閉門寫書。最終寫成了鴻篇鉅著《資治通鑑》,這套書得到了宋神宗的高度讚譽,高太后也翻閱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