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早期,最博學的醫療界人士都忙於此,約翰·利克博士甚至於1772年出版了一本319頁的書,介紹緩解這一狀況的可能的途徑。母親在生育過程中死亡頻率很高——每1;000例分娩中有200人死亡,以至於對一個男人來說,若在他娶了一個女人之後最終再娶這個女人的姐妹或侄女為妻,是一件並非非同尋常的事。孩子早夭的情況也很嚴重,以至於很多人在孩子活過一年以前不給他起名字。
大多數女人認為迷信是唯一的避免童床熱的手段。一般都認為,如果一名母親看見了一個“可怕的幽靈”,或者受過巨大的吵鬧的驚嚇,她的孩子就會畸形。如果類似的事情發生兩次,她就會在分娩時死亡。如果一隻野兔在她懷孕的前三個月橫穿過她走的路,她的孩子就會出現顎裂或兔唇。如果媽媽不想讓孩子成為瘋子或夢遊症者,就被忠告不要凝視滿月。並且人們相信,如果一位母親思念另外一個男人,而非孩子的父親,這些慾望會使她在分娩時死亡,或者至少是在她孩子的身體上留一個紫色胎記。
甚至在70年前,抗生素和輸血術被引入時,婦女分娩的危險都沒改變多少。1900年,90%的分娩都是在家中進行的,導致了比現在高出65%的死亡率。1940年,超過一半的分娩都到醫院中進行。隨著有能力進行引產、使用鑷子,以及更普通的剖腹產的實行,更多的婦女在分娩中活了下來,但仍有40%死於感染。直到1950年,在醫療上受指導的醫院裡分娩,存活率才達到了90%。
過去,童床熱的出現是因為醫學上沒有進步,科技落後,以及缺少孕期的護理。如今,存活率有了巨大的提高——每1;000次分娩中只有7個母親或嬰兒的死亡。現在的死亡主要是由於出生時越來越輕的嬰兒體重,或者是因為分娩過程中沒有預見到的醫療狀況造成的。
2003年,美國有28;314母親和嬰兒死於以前曾被認為的童床熱。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餐綜合徵
/CHINESE FOOD SYNDROME
2003年, 一名男子在和他的太太在紐約皇后區的一家中餐館用餐。飯菜味道精美,但就在快吃完時,這名男子開始出汗,按照他太太的說法,表現得很“奇怪”。男子倒向了椅子後面,跌到在旁邊的餐桌上,把盛炒飯的碗碰得滿地都是,最後從餐館跑到了街上,被一輛城市公交車撞倒。
雖然他的死被歸入了行人傷亡之列,但他真正的死因卻是中餐綜合徵。這種情況有時和心臟病很相像,會引起胸痛,面部壓力,以及全身像燃燒的感覺。這些症狀是對一種受歡迎的、用於食物調味的白色粉末狀的味精(MSG)產生的藥理學反應。這種化學上的穀氨酸鹽作為一種神經傳遞介質,自然存在於人體之中時對蛋白質的合成有幫助。在用於消費目的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使其快速溶於唾液,天然的穀氨酸鹽被水解,就像用在味精中一樣,但會釋放出穀氨酸離子。在不具有味精耐受性的人體中,它不僅不能像自然的穀氨酸鹽那樣幫助蛋白質的合成,還會有一個相反的反應,造成的大腦的功能障礙並使神經細胞受損。1995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哮喘症患者和不能忍受大量味精的人會有死亡的危險,這一點只有透過不斷地嘗試或吃味精來進行識別。中餐的倡導者不理解對他們的批評,當然也不願意用他們的食物命名一種疾病。他們隨即作出調查並提供一些自相矛盾的資料。有一些報告暗示那些對味精有不良反應的人,已經患妄想症或者不管他們吃什麼,都有死亡的危險。如果你在吃了味精後感到頭疼,支援穀氨酸鹽的大廚為推卸這件事情,很可能會說是你用餐的那家餐館不怎麼樣,而不是說給你吃的東西不好。雖然味精不再被經常使用,食物標籤上也這麼說,但在很多標有“水解大豆蛋白”和“天然香料”的食品中仍會發現這種物質。
2002年,食物新增劑致死56;981人。
致命的美味
每到週末,在最好的中餐館和日餐館的包房裡,一群精挑細選的顧客會秘密地聚在一起吃一頓危險的飯。這一“非請莫到”的宴會上,選單中包括蓋有一層最香甜的蜂蜜的蔬菜,這種蜂蜜是蜜蜂專門從杜鵑花上收集來的。一口這種純的蜂蜜足以使冒險的品嚐者陷入昏迷狀態。主菜的調味品含有看上去發白並很有彈性的毒蓋蘑菇,它很像超市裡賣的蘑菇,但如果不能正確烹製,就會使人中毒並迅速致人死亡。河豚作為一種主菜,是引誘美食者的一道致命的菜。精心製作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