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兒一個安穩的生活,另外我也要告訴大家,我還要在此地建立新軍,新軍的建立起來就是為了保護父老鄉親的安危,到時候有願意追隨我韓暮的可來報名領軍餉,我保證:一人參軍,全家不餓,為國效力還有當官當將軍光耀門楣的機會,你們可以幫著傳傳,待我剿滅賊寇之後便在此鎮駐守招募。”
人群中議論紛紛,有的疑惑,有的激動,有的害怕;韓暮知道此事不宜急躁,便安撫眾人一番,命令將秦軍士兵屍體堆上柴火一把火燒掉,將武器盔甲等放上馬背,分出十名飛虎隊員押送回縣城。
諸事安排妥當,辭別眾百姓之後,繼續北行。
………【第一九一章 北府新軍(三)】………
從6路一路快馬加鞭望西北而行,途徑幾個破敗的小集鎮,和數十個牆倒梁歪的村莊;均是人煙稀少,田地荒蕪,樹木凋零之狀。
韓暮無心再看,他一心想快些趕到巢湖邊,好仔細觀察匪巢所盤踞的那座湖心島,眾人趕到岸邊時已經是午後時分,眾人下馬,踩著柔軟的灘塗上密集糾結的草甸,穿過岸邊茂密的蘆葦和柳樹,眼前豁然開朗,一片煙波浩渺的碧藍色的大湖泊呈現在眾人面前。
湖面寬闊無邊,平靜無波,在午後的冬陽下閃著粼粼的波光;天氣晴好,隱隱能看到湖心處一座島嶼聳立其中。
李遠上前向韓暮介紹道:“這巢湖乃是古居巢國遺留下來的故址,相傳古代在此地有一處居巢國,後來不知何故這居巢國陷入地底,江水倒灌進來便形成了這麼一汪大湖;早些年曾有人在湖底打撈出金銀來,便是當時居巢國留下來的遺物。”
韓暮點頭道:“這湖泊怎地如此之大,如何能看清小島的格局?”
李遠道:“此湖方圓八十里,東西狹長,南北較窄;向南彎曲呈月牙狀,我等所處位置乃是連線長江和巢湖的濡須河入湖口,乃是最東面,故而看不真切,若要看清楚還需沿岸望南,到南岸有個叫清平的地方,方可看的真切。”
韓暮轉身道:“退回柳林中,吃點乾糧和水,稍後快馬往清平去,天色不早須得迅點。”
眾人退回柳林,人吃乾糧,馬啃荒草,稍作休整。
一炷香之後,眾人飛身上馬,直奔清平;由於害怕被巡邏的匪寇現,眾人選擇了堤下的小路,接著長堤的掩護艱難前行,夕陽西沉之時才趕到清平。
清平原來就是一個小漁村,自從盜匪盤踞湖心島之後,漁村裡的數十戶漁民舉家逃難,只留下空空的屋舍;這也恰好給匪徒們留下一個前哨站,盜匪悶在村邊的山丘上搭建了兩座哨塔,用來瞭望官軍的動向,並在村內設定了幾道哨卡,守衛的像模像樣,十分嚴密。
韓暮等人早在南巢鎮巡檢的提醒下遠遠的便匿入湖堤下的密林裡,韓暮吩咐眾人原地稍候,帶著袁崗悄悄從密林中掩到湖邊的蘆葦叢中,撥開蘆葦朝外觀望。
夕陽下湖心島清晰可辨,只見湖面四周十餘條小舟來回遊蕩,小舟上盜匪頭扎黑巾手中的兵刃翻轉之際在夕陽中閃著金光。
韓暮運功於雙眼,極目遠眺,那姥山島呈圓形,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如李遠所說的登島處只有東面這一條淺灘,能看到的其他地方都是壁立千仞,懸崖高聳,幾無立足之處,也無攀爬登島的斜坡。
更讓韓暮頭疼的是,懸崖低處內收高出外伸,呈倒立的蘑菇狀,甚是險峻。
韓暮低聲將情況和袁崗商議了一下,袁崗皺眉苦思了一會,一時也拿不出辦法。韓暮轉頭盯著姥山島呆呆的出了一會神,忽然眉頭舒展,一個大膽的計劃湧上心頭,他低低的在袁崗耳邊耳語幾句,袁崗疑惑的道:“這能行麼?”
韓暮胸有成竹道:“絕對可行,大哥別擔心,一切聽我佈置。”
袁崗道:“好,那便按照你說的,我等回去佈置吧。”
兩人悄悄退了回來,帶著眾人連夜返回蕪湖縣。
次日上午,謝玄在城中轉了一個多時辰神神秘秘的買了一堆包裹起來的東西帶到韓暮的房裡,接下來和韓暮躲在房間裡搗鼓了大半天,而袁崗則去射聲營中挑選了兩百名士兵秘密訓話,直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才聚集到一起;
在李遠探尋的目光裡,韓暮等三人一言不,悶聲吃飯夾菜,鬧得李遠心裡很不自在。
吃過飯之後,韓暮對李遠道:“李大人,我等即刻出兵剿滅巢湖盜匪,你請自便吧。”
李遠忙道:“大將軍,容我聚集士兵助您一臂之力,您稍候,我這就叫錢丙寅集齊兵馬。”說罷便急匆匆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