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3 / 4)

小說:離魂記 作者:空白協議書

我轉身問小惠:“他們怎麼看得見你?”

“只有我自己願意就可以。你當我是鬼魂啊?我的魂魄可比鬼魂強大多了。你要知道,我可是有那麼大的內丹啊。”她回答說。

我忽然想起了她給我說過的話。

“道長,小惠說人都是有內丹的,只不過大小不一樣而已。她還說你們道家的元嬰其實也是內丹。是不是這樣的?”

我在有其他人在場的時候都是這樣稱呼他。

“是嗎?不會吧?內丹是內丹,元嬰是元嬰啊。”清雲吃驚地問。

小惠卻說:“元嬰就是內丹。你們道家不是把會陰穴以上、小腹以下的那個部位叫做丹田嗎?元嬰就從丹田生出來的。其實那個地方最開始的時候就是內丹生長的之處,只不過常人的內丹極小而幾乎不能成形而已。但是隨著修煉的深入,內丹就會慢慢地越長越大。當它長到乒乓球那麼大的時候,內丹就開始出現人的輪廓,鼻子、眼睛都生成了,這時候就叫它元嬰。與此同時,在元嬰的旁邊就會生出了一個圓圓的小泡。這個小泡隨著元嬰一起生長。當元嬰長到四寸這麼高的時候,那個小泡就會變成一片蓮花瓣。等元嬰長到五至六寸這麼高時,蓮花瓣基本長成了,而一旦蓮花出現的時候,顯現出來的就是金燦燦的元嬰坐在金色蓮花盤裡。那就是金剛不壞之體,佛家叫做佛體;道家叫元嬰。”

清雲聽完了她的講述,猛地一拍大腿,說:“有道理,有道理啊!”

“你的意思是說,佛教和道教的人都會修煉元嬰?”我問。

她點頭說:“方法不一樣而已。我是聽蟒……,他說的。其實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不過我聽他的意思好像是說元嬰的狀態可不是一般的人或者像我們這種魂魄可以達到的,似乎是說只有神仙之體才可以達到那樣的階段。”

“對,我們道家確實有那樣的功法,也有很多人修煉。但是真正修煉成功的人卻幾乎沒有。我也只是在一些傳說中聽到過這樣的事情,但是卻沒有真正地看到過。”清雲點頭說。

“《太平廣記》裡面有過這樣的記載,”開著車的樊華接過話說,“據《太平廣記》中記載的故事說,在虞鄉、永樂等縣相互接壤的地方,也就是現在山西的永濟和芮城的交界處。在這一帶常常能遇到修道的人。有一個叫呂生的人,就住在這兩縣交接之處。在他還是孩童的時候,就不想聞飯菜的氣味,於是他自己就上山挖一些黃精煮著吃。十年之後,他已不再吃熟的黃精,吃的卻全是生黃精,依然不沾一點人間的飯菜。他開始的時候是覺得自己一天天的體輕,健壯有力,不畏風寒,行走起來像在風中飄一樣。他對任何文字,只要見過就過目不忘,對別人講過的話,只要聽過就會記在心中。他母親讓他讀書,於是他就想去參加科考。他一天能念幾卷書,實在不是因為他有多用功,而是因為他能過目成誦而已。後來,母親強逼他吃飯,他不肯服從。母親就和他的妹妹們從早到晚地勸他,他還是不從。於是母親想了一辦法,在酒中放了豬油,自己捧著給他喝,並說:‘我老了,何況道家也不禁止喝酒。’呂生說:‘我自小就不知道飯菜的滋味,實在是不能吃這樣的食物。’科是母親卻強行把酒飯送到他的口鼻之下。就在他呼吸的那一瞬間,有一個物體從他口中落了出來,有二寸多長。眾人一看,原來是一個黃金小人兒。頃刻之間,呂生僵臥在那裡起不來了,只是說自己很睏乏、很疲憊。他妹妹用香湯把那小金人洗了洗,系在他的衣帶上。過了些時候,呂生才醒起來。起先,這呂生雖然年近六十,但鬍鬚和頭髮漆黑髮亮。如今,經這一折騰,他已是白髮皓首。他母親這才懊悔不已,趕忙去取那小金人,系的地方如舊,可那金小人兒已不見蹤影。呂生悔恨惋惜他的道行被毀,哭泣不已。後來他與母親拜別,離家而走,說是去茅山,可自此無人再見到他。”

第十一章 遊魂

“那些都是傳說。”清雲說,“其實在古籍的記載中我最喜歡看的還是那些奇遇而成仙的故事。比如我們道教典籍《列仙全傳》記載的朱孺子遇犬成仙的故事就很有趣。這個故事說,三國永嘉安固人朱孺子,自幼羨幕成仙得道,拜道士王玄真為師,居住在大若山,採黃精服食丹藥,苦苦修煉了十餘年,也沒得道成仙。有一天,他在山溪畔看見有兩隻小花狗互相追逐,感到很新奇,就戲耍著追逐,追到一叢枸杞下就不見了。他回來告訴了師父,王玄真也感到驚訝,就和朱孺子一塊兒去等候。一會兒,兩隻小花狗又出來嬉戲跳躍,他倆逼近小狗,小狗又鑽進枸杞叢一下不見了。於是,王玄真和朱孺子共同挖掘那叢枸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