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劇院的範疇了,畢竟香江的文化中心,也只有一千七百多個座位。
之所以營造成這個風格,是七十多年前,喜好華夏風格的‘好萊塢先生’格勞曼特別打造的,奠基的時候,當時已經大名鼎鼎的卓別林都參加了。
而在這之後,好多屆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都在這裡舉行,地位也可見一斑。
好萊塢華夏劇院的門前,有很多名人手印、腳印,這是一個旅遊熱點。
現在還好,再過幾年,尤其是2010年以後,直到陸恆回來前的這十幾年,華夏劇院門口的手印增加的數目,就佔總數的三分之一了,這還不算留印後沒擺出來而束之高閣的部分,否則還會更多。
可見商業化到了什麼程度。
自然而然,它的榮譽度,也不再那麼物以稀為貴,比它後成立的星光大道手印,都要遜色多了
好萊塢華夏劇院留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成立的1927年,因為參加奠基的好萊塢影星諾瑪·塔爾梅奇無意間踩在溼水泥地上留下腳印,讓建立者格勞曼看到商機,於是當時到場的所有明星都被邀請留下足跡。
而星光大道,直到50年才建。
一個原因就是星光大道屬於市政,雖然也收費,但不達標……就算給錢也上不了,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維秘贊助拿到一顆星。
而華夏劇院畢竟是私立產業,以盈利為目的,稍微夠格就給上。
1927年,到陸恆回來前的20年,將近百年時間,而其中手印的三分之一,都是2010年以後的十年間留下來的。
無論什麼東西,一濫就掉價了。
好在這時候的華夏劇院,還能堅守嚴苛的規矩,不像十年後,連馮曉剛、黃小明和錢薇都能留印,黃和錢主要是為了宣傳《橫衝直撞好萊塢》,完全的商業行為,同時留印的,還有片子的監製林詣彬。
其實林詣彬留印倒不算破例,畢竟他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速激》從第三部開始他就是導演,也把這個超級ip發揚廣大,影響全世界。
另外幾位雖然在華夏算頂尖,但放到世界……並不是陸恆不支援同胞,實在是覺得有點尷尬——尷尬的點不在於留印,而是留印後……回國發通稿直接把標題直接寫成星光大道留印。
雖然華夏劇院的確在星光大道核心位置,但這種文字遊戲……自己看了不臉紅麼。
截止到陸恆重生,在星光大道上留印的華人,也只有三位,除了兩龍,就是七十多年前的華裔女星黃柳霜。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劇院奠基的時候,她也到場了,而且第一顆釘子也是她釘上去的。
雖然是出身在鎂國的華裔,但在祖國有難的時候,她不僅把自己的珠寶首飾捐出去,還專門拍了兩部反戰影片,並把兩部電影的片酬全部捐出。除此之外,她還自發組織多次募捐。
如此情懷,比那些被祖國培養後卻反咬一口,以黃皮為恥的垃圾不知道強多少倍。
當然,她在鎂國受到的屈辱、歧視和苦難,也不一而足。
就連現在,華人在這裡也依然被偏見和歧視,何況是那個祖國內憂外困的羸弱時期。
江至強指著門口的手印道:“下一個能留印的華人,絕對是你。”
陸恆則笑了笑,心裡倒沒有特別大的感覺,反而心想,什麼時候我能搞一兩部卡梅隆那樣的電影票房,才更覺得驕傲——雖然將來以他騰迅的股權身價都遠超這票房,但不同的領域,自然不一樣的意義。
感謝大家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