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獎才最有關注度,就像上個月的威尼斯電影節,除了張義謀的《一個都不能少》拿金獅獎,張元的《回家過年》也拿了最佳導演獎,但無論知名度還是名氣,後者都差遠了。
不過,頒獎還在繼續,又過了一會兒,聽到陸恆的翻譯,他們終於驚喜起來:
“獲得觀眾選擇獎第一名的是《那山那人那狗》。”
“成了!”幾人興奮不已。
觀眾選擇獎的含金量也不低,如果說美洲大獎是評委會最高獎,那麼觀眾選擇獎就是觀眾投票的人氣獎,而且觀眾選擇獎有三個,他們這個是票數最高的。
然後陸恆上臺——這是他們之前定下來的,陸恆會英語是關鍵,而且作為出品方和主要演員,去領獎也合情合理。
西裝筆挺的陸恆上臺,接過獎盃,表示感謝後,在掌聲中下臺。
從陸恆手裡拿過獎盃,霍健起他們高興得合不攏嘴。
果不其然,頒獎結束後,來洽談的就更多了,價格也提高了一些,尤其是聽到霓虹國的一位叫做深澤一夫的發行人,願意出六萬美元買斷霓虹的發行權,包括韓平都有些意動了。
但陸恆在翻譯的時候,直接對深澤一夫說考慮一下再回復。
深澤一夫自然也沒有多說什麼,他走後,陸恆對韓平和康建民道:
“我對咱們這部電影是有信心的,如果幾萬美元就賣了,我覺得太虧。”
前世韓平就不止一次提過,很後悔當初把電影那麼賣斷了:
“並不是我馬後炮,而是我們當時沒有去霓虹國看過,其實只要去走一走看一看,甚至找幾個霓虹國的人問問就能瞭解,這種型別的電影在霓虹國很有市場。”
但此時此刻,韓平還沒有認識到這點,對陸恆苦笑道:
“現在別說國外,國內的複製發行都不樂觀,到現在為止才一家有意向。”
“三叔,這你就是當局者迷了。”陸恆笑道:
“現在我們國內的情況,實際上跟幾十年前的霓虹國差不多,因為工作的忙碌和快節奏,人們只希望看一些打發時間的、我們暫且稱之為‘爽’的電影。但現在的霓虹國,經歷了這幾十年的快節奏後,他們的經濟開始衰退,人們的工作、生活放緩,反倒需要這種溫情的、清新的電影來治癒。”
“治癒”這個未來才有了新含義的詞,讓韓平和康健民都聽得若有所思。
陸恆繼續道:“實際上,霓虹國的文藝片市場,比咱們好多了,早在幾十年前的《京都物語》和《七武士》,就開始慢慢培養他們觀眾的興趣,比如今年他們那部提名戛納最佳影片的《菊次郎的夏天》,就跟咱們這部戲多少有些異曲同工的情感歷程,他們的成績也不錯。”
康建民看著陸恆,一臉困惑:“那為什麼他們才給六萬?”
陸恆心裡暗暗吐槽,難怪那時候不少人說你懂電影但不懂商業運作,投資更不在行,這都看不懂?
但陸恆嘴上可不會這麼說,斟酌一下後,說道:
“我要買你的東西,當然越便宜越好。”
康建民恍然,韓平則問道:“你準備怎麼搞?”
陸恆說道:“走分賬的路子,賣得越多收入越高。”
“去霓虹分賬?”韓平蹙眉:“這好像不太現實吧,他們結算渠道就能坑你找不到北。”
陸恆笑道:“這就得靠三叔你的名頭啊。”
韓平一怔,忽然就反應過來,哈哈大笑。
華影集團,現在掐著進出口電影的脖子,國外那些發行公司只要想進內地,根本繞不開。
陸恆繼續道:“這只是後盾,而具體操作,我之前去霓虹國宣傳專輯的時候,跟那邊的nhk電視臺,還有《旬報》這些報刊都有合作,再加上環球音樂在那邊的人脈和關係,可以聯絡到有影響力的發行公司,這一通組合拳下來,至少大的資料上不會有什麼問題。”
“可是……六萬美元,換算下來五十多萬,在那邊得賣多少票才能分賬這麼多?”康建民心裡還是有些疑慮。
陸恆把早就想好的方案說了出來:“這樣吧,如果最後分賬收益低於六萬美元,缺的我補上,但如果高於六萬美元,還按照咱們之前的投資比例分成。”
韓平兩人頓時就呆了,瞪大了眼睛望著陸恆。
他們想過很多,都沒想到陸恆會是這樣的打算。
“缺的你補上?”韓平遲疑道。
康健民也一臉不可思議的道:“也就是說,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