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林寧回京。倒不是因為賈寶玉恢復正常,楊生收了藥,事情辦完了,而是因為江南來了信。林如海即將到京。
林寧的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他很欣喜林如海平安歸來;一方面,他又有些忐忑。他已經知道了身世這件事,他沒有說過,林如海信裡也沒有提過。但是很顯然,林如海是明白的。徒元海一定會和他說。
八月的京城雖然還有兩分秋老虎的炎熱,可碼頭上的風卻已經帶了幾分冷意。林寧揮手讓丫頭陪同黛玉在馬車裡等,自己牽了林言晞站在外頭翹首以盼。
林如海甫一登案,林言晞就一頭撲了過去,仰著小臉兒喚道:“爹!”
林如海笑罵了幾句,“沒規矩”“多大人呢”之類的,林言晞笑嘻嘻聽著,知道林如海不是真的生氣,一點都不怕,膩在林如海身邊。這番無賴模樣讓林如海搖頭忍俊不禁,可到底沒再說什麼。
林言晞乃是幼子,嚴格說來,乃是他的獨子,還是老來子,哪能不疼呢。
林寧就這樣看著,竟生了幾分醋意。往日裡便是他已經成年了,也是這般同林如海膩歪撒嬌的。林如海也罵他不成體統,言辭雖然嚴厲,語氣卻十分寵溺。
第一眼看到林如海,林寧便反射性的有跑過去的衝動,可心底裡卻突然想到自己的身世,平白佔了他長子的位子,讓林言晞屈居次子,得了他長子應得的重視與寵愛,沒來由的有那麼些愧疚,一時躊躇,便讓林言晞搶了先。現在將他們父子的親暱看在眼裡,卻又覺得酸澀不自在。
林寧暗罵了自己一句矯情,挪了兩步上前,喚了一句“父親”。誰知一開口,聲音竟是自己都沒想到的顫抖。
林如海愣了會兒,笑著拍了拍林寧的肩,便被林言晞催促著上了馬車。林寧躍身上馬,一行人回府,一路走,一路聽著馬車內黛玉林言晞和林如海的歡笑,心裡既欣慰又難受,十分矛盾。不由得看向剛剛林如海拍過的肩膀,心中大是遺憾,果然,當一切擺在明面上,終歸是和從前不一樣了。
大約走了小半個時辰,到了林府,林如海哄了黛玉和林言晞回房,便示意林寧去了書房。
“聽說你這些日子做了不少事?倒是還有閒工夫拿我的名帖去換別人的前程!”
“啊?”林寧一進門就被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一瞬間暈頭霧水沒明白過來林如海什麼意思。
“你有這功夫操心璉二的前程,怎麼不操心操心你自己?”
林寧這才明白林如海此話何意。前些日子,他還在莊子上的時候,賈璉與文氏來過一趟,說是已經考慮清楚了,想求林寧捐個官身。倒也不是求京裡的閒職,而是想外放。賈璉大約是確實和文氏考慮了良久,言及自身才能不足,又不大懂民生,恐一來便做縣令反而害人害己。只求做個縣丞以輔助縣令。還特定向林寧求了位老師。
這職位並不高,甚至可以說對於國公府出身的繼承人來說,有些低。倒是讓林寧愕然了半晌。也因為要求不高,事情倒是好辦了許多。林寧也不必用別的手段,只以晚輩的名義拿林如海的名帖登了與林如海同科的吏部侍郎閔大人的門,只當是去拜會世伯,陪著閔大人喝了幾巡酒,瞧瞧透了點意思,大家都是聰明人,閔大人自然明白。林寧又奉上了厚禮,如今權貴人家子弟捐官的不少,只要不是要職,上頭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是目前約定俗成的規矩。而且不過只是一個縣丞,閔大人倒也爽快,直接就應了下來。
林寧瞄了林如海一眼,見其面色難看,心裡直打突,“妹妹在賈府的時候,多得璉二嫂子照料,我觀璉二哥哥雖沒什麼長才,卻好歹也未曾見別的大錯之處,做事還算踏實,再說我還特意讓李先生跟著去,名義上乃是幕僚,實則璉二哥哥的老師。李先生早前跟了父親多年,後來父親有給了我,以他的人品才能,當不會看著璉二哥哥出錯的。”
林如海的語氣有些冷了,“你倒不怕大材小用了。”
以李先生的才能,輔佐一個縣丞確實有些大才小用。不過林寧和李先生雙方都明白,讓李先生去,不過是想看看李先生在底層民生規劃上的本事。最多三年,三年後,林寧對他是有大用的。而對於林寧的身份,林寧相信林如海不曾說過,可李先生卻隱約感覺到一些情況,只是這種事情太過驚詫,李先生並不敢確定。
林寧將其調出京師,也是避免在事情未曾攤開之前被他察覺更多。
林寧看著林如海,支支吾吾道:“李先生太聰明瞭,若是在江南,事情或許還不那麼明顯,可現今在京師,李先生又跟著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