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風雲變化,局勢無常。別說三年,就是三個月,也足以讓朝堂勢力重新洗牌。
傅閣老這一丁憂,傅家隨之徹底退出了朝堂,沉寂下來。
與此同時,“痛失愛女”的崔尚書振作起來,重新入朝。
天子下旨,內閣如今只有四位閣老,朝事繁瑣,力有不逮,命眾臣推舉一名重臣入閣。
顧海立刻出列,推薦崔尚書入閣:“崔尚書為官清正,品性高潔,行事沉穩,堪為閣臣。微臣推舉崔尚書。”
羅尚書等人紛紛附議。
論資歷聲望,崔尚書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尚書原本有意相爭,可惜推舉他的人遠不及崔尚書,只得遺憾敗北。
天子很快便應允首肯,正式下旨。自此,朝中又多了一位崔閣老。
按著朝中慣例,入閣之後不能再兼任六部尚書。崔尚書入閣後,吏部尚書的位置便空了出來。
吏部為六部之首,吏部尚書掌管百官考核稽查升遷,位高權重。這個位置一空出來,動了心思的官員不在少數。
按著慣例,要麼是從其餘五部尚書中選任,要麼從吏部兩位侍郎中提任。一時間,眾臣人心浮動,私下各用手段,探聽聖意。
……
朝堂之事,閔太后極少過問。
不過,崔尚書入閣是大事,選任吏部尚書也非同小可。閔太后自然有所耳聞,在顧莞寧面前笑著唸叨過一回:“一轉眼,阿詡登基也快三年了。有了新的閣臣,如今還要選任吏部尚書。”
三品以上的重臣,幾乎都是元佑帝在世時的老臣。由此也可見蕭詡性情寬厚。一直忍到傅閣老丁憂,才順理成章地重新選了閣臣。
王閣老早已投向天子,崔閣老也已成為天子心腹。剩餘的三位閣老中,有兩位原本親近傅閣老的,現在也識趣多了。
蕭詡這些時日耳根清淨心情舒暢,處理政事也覺得順手多了。
顧莞寧笑著陪閔太后閒聊:“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書的位置頗為重要。皇上暫未選定,任由群臣舉薦推選。想來也有藉機考察各人心性之意。”
“可不是麼?”閔太后笑道:“平日裡看著穩重,到了這等時候,也顧不得什麼了,一個個想盡了法子。已經有人將話遞到哀家耳邊來了。”
顧莞寧略一挑眉,哦了一聲:“母后說的,莫非是衡陽?”
閔太后點點頭:“正是她。”
衡陽公主在年初生了一女,自己頗有些失落,不過,李家上下倒是都頗為歡喜。反正李家已經有了子嗣,衡陽公主生男生女都無妨。
有了孩子之後,衡陽公主這一顆心便漸漸偏向夫家。蕭詡為了拉攏李尚書,提任李駙馬做了四品的鴻臚寺卿。
李尚書爭不過崔尚書,沒能入閣,心中頗為遺憾,立刻又對吏部尚書一職動了心思。
李尚書做官多年,頗為愛惜名聲,官聲還算不錯。在朝中也結交了不少同僚好友。既有意吏部尚書之位,李尚書自要動用所有能動用的力量,私底下動作頻頻不說,還請託了兒媳衡陽公主進宮說情。
“衡陽昨日進宮來請安,送了一株五百年的人參給哀家。”
閔太后隨口道:“也不知她從哪兒得來的方子,也一併獻給哀家。說是以這株五百人參為主料,再配以其他十幾味藥材,可以配置出延年益壽的人參丸。”
百年人參已是罕見,五百年的人參,更是珍貴至極,千金難求!
顧莞寧目光微閃,淡淡笑道:“衡陽出手倒是大方的很。看來,必是有求於母后了。”
閔太后坦然笑道:“她那點心思,哀家自然清楚的很。昨日哀家便和她說了,哀家從不管朝堂之事。阿詡要選誰做吏部尚書,我都贊成。”
衡陽公主當時聽了這番話,笑容便有些勉強,說了一堆奉承討好的話。最後又懇請閔太后為李尚書說項幾句。
閔太后沒放在心上,今日也只隨口一提而已。
……
閔太后對這些事沒興趣,很快便扯開話題:“對了,蕭啟也老大不小了。再不成親,委實說不過去了。”
蕭啟今年已二十有二,再拖延下去,確實會惹來閒話。
顧莞寧抿唇一笑:“母后提醒的是。我已和皇上商議過了,過幾日就下旨賜婚。他的生母出自於家,王妃便也從於家選一個。於御史的嫡幼女,年方十六,尚未婚配。做安平王妃正合適。”
閔太后頗為贊成:“選於家女為安平王妃,確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