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素色宮裝的少女雙目緊閉,安靜地躺在床榻上。
明亮的燭光下,少女面色蒼白,毫無血色,纖弱可憐,脖子上一道淤痕顯得觸目驚心。
這個少女,正是丹陽公主。
太醫正為丹陽公主看診,見到來人,忙起身上前行禮。
閔太后迅速掃了床榻上的丹陽公主一眼,張口問道:“丹陽可有大礙?”
太醫小心翼翼十分謹慎地答道:“暫時無性命之憂。只是,公主脖子上的傷勢過重,以後怕是會對喉嚨有些影響。”
閔太后聽得滿心火氣,怒瞪過去:“什麼影響?一個小姑娘,嗓子若是不能說話了,以後要怎麼辦?你一定要治好她的嗓子,不然,哀家饒不了你!”
閔太后素來是個心軟之人,平日對丹陽公主雖然冷淡,此時見丹陽公主奄奄一息的模樣,頓生惻隱之心。
太醫被罵得面如土色,拱手應是。
顧莞寧溫言安慰閔太后:“母后先別急。丹陽性命無礙,總是樁好事。喉嚨受些傷,慢慢醫治調理。反正她還小,又不急著招駙馬。在宮裡多住上幾年就是了。”
也只能如此了。
閔太后撥出一口氣,不再多言。
顧莞寧目光掠過昏迷不醒的丹陽公主,沉聲傳令下去:“傳本宮的命令,丹陽公主之事,任何人不得妄言非議。否則,嚴懲不待!”
……
忽然冒出這麼一樁事,帝后兩人心裡俱有些不是滋味。
回了椒房殿後,蕭詡低聲道:“丹陽平日膽小怯懦,極少說話。沒想到,竟有尋死的勇氣。”
顧莞寧淡淡應道:“她溫軟的性子是被拘出來的,本來就不是她的天性。如果於側妃沒死,她或許早被養成了益陽那樣的性子。”
蕭詡默然片刻,又問道:“母后那邊,你打算如何交代?”
顧莞寧神色依然冷靜:“如實照說。母后通情達理,知道原委,也不會怪罪我們。”
次日早晨,顧莞寧去慈寧宮請安之際,果然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告訴了閔太后。
“……不瞞母后,是我授意祖母為謹禮早些定下親事。也免得丹陽心中一直惦記著三弟。定北侯府是大秦第一將門,我又坐鎮中宮為後,顧家無需也不願再出一個駙馬。”
“丹陽深居後宮,訊息並不靈通。想來三弟定親之事,是剛傳入她耳中。她年紀還小,心思又重,一時想不開,竟尋了短見。此事也實在出乎兒媳意料。”
閔太后聽了這番話,半晌都沒吭聲,目中閃過複雜難言的情緒。
顧莞寧也沉默下來。
無言相對片刻,閔太后才嘆了口氣:“此事你做的沒錯。設身處地,換了是我,也會及早提防。”
“到底是於氏生的女兒,平日再溫馴膽怯,骨子裡卻是偏執的。別說顧謹禮對她無意,便是彼此有意,結親一事也得聽從長輩之命。哪有這樣尋死覓活的道理。”
“好在此事無人知曉,不然,傳出去名聲實在不好聽。”
思忖片刻,閔太后又道:“等丹陽醒了,我親自去開導她幾句。她想得開最好,若因此事心生怨懟,也怪不得旁人。”
“還是兒媳親自去和她說吧!”顧莞寧輕聲道。
閔太后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要照顧阿嬌姐弟三個,要打理宮務,還要照顧皇上的衣食起居。我整日閒著無事,總不至於連這點小事也處置不來。還是你信不過我?”
顧莞寧心頭微微一暖。
閔太后這是不願她擔上長嫂欺負小姑的名聲,所以才將這樁差事攬到身上。
這份心意,她自然要領。
“多謝母后體恤兒媳。”顧莞寧柔聲應道:“只是,解鈴還須繫鈴人。此事因謹禮而起,和顧家有關聯。還是由兒媳親自出面,解開這個結才是。”
當然,如果丹陽公主實在想不開,心生怨氣,也只能隨她去。
閔太后見顧莞寧堅持,無奈地笑了一笑:“罷了罷了,我袖手不管就是了。”
……
這一日的下午,丹陽公主終於醒了。
醒來之後,一言不發,閉著雙目不停流淚。
李側太妃坐在床榻邊,殷殷勸慰許久:“……丹陽,你到底是怎麼回事?無端端地為何要尋短見?你還這般年輕,好日子都在後面,有什麼事說出來,或許我能幫上一二。實在不行,便去求一求太后,或是你皇兄皇嫂……”
丹陽公主恍若未聞,往內側翻了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