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3 / 4)

小說:閒談書事 作者:

莫大是個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人物,悲哀悽惻,惘惘依依,並無一個具體之理由,一切宿命般地,莫知所以然,心底驀然升騰,如鯁在喉,壓抑在胸,而摶之又不可得,堪輿之間悠忽拋置,這般夜雨如幕,胡琴如咽。花果飄零,天地沙鷗,龔定庵“不是懷人不是禪,夢迴清淚一泫然”,彷彿此境。

關於錢鍾書(1)

葫蘆123�發帖時間:2002�04�2411∶39∶00

關於錢鍾書,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了。可是這本書是新鮮的——《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作者湯晏,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常年在臺北“中央通訊社”以及美國華文報紙任編輯。此書部分章節曾在香港報章刊載過,題為《錢鍾書新傳》,不知出版時為何改了個讓人不太舒服的題目。

錢鍾書一直是我敬佩的前輩大師(這個稱呼現在已經給用濫了)。有關他的作品、生平、議論等等諸種,我是非常留意的。以前也看見過幾種錢鍾書的傳記,老實說,除了張文江的那本,基本上都乏善可陳。一個“錢迷”,不可能沒讀過楊絳寫的有關錢老的文字,也不可能沒讀過海內外各種錢鍾書“印象記”。於是乎,有人將這些常見的文章,一一拉長,點綴些無關緊要的議論,馬馬虎虎地就湊成一部傳記。這樣的寫作,我以為還不如老老實實編一部錢鍾書先生的年譜。按余英時先生的說法,“中國的年譜學先後經過清代考證學的洗禮和近代史學的衝擊已發展得相當成熟了……可以充分地承擔起‘連貫敘事’的傳記任務。‘周邦雖舊,其命維新。’”(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可惜,現代文學思想史上有地位的作家、學者的年譜,我還沒見過幾部像樣的。

扯遠了,這是題外話。回到湯晏的這部“新傳”來。書後附有楊絳先生2001年10月28日致作者的信,誇獎作者“不採用無根據的傳聞,不憑想當然的推理來斷定過去,力求歷史的真實;遇到不確切的事,不憚其煩的老遠一次次來信問我”,可見是一部受到傳主呵護,興許也可以說是認可的書。楊絳回答的問題,當然是重要的,為以後的“錢學”又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周策縱、林博文二位史學前輩也為這本書做了序,周策縱的序文,重點是感慨中國知識分子幾十年前的悲慘遭遇。

書分16章,1949年前的內容頗為詳細,後半部則顯得有些單薄。此書也是以“考據”和敘述生平為主,較少涉及對具體作品的評價,除了書後有一篇簡單的《讀英譯〈管錐編〉》。書中的一些情節,以前沒有看到過,顯得頗為新鮮。

比如錢鍾書和胡適究竟是否見過面。《寫在錢鍾書邊上》裡有文章稱胡適請年少氣盛的錢鍾書吃過三頓飯,但是在胡頌平的《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裡,胡適親口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錢——那是他對胡頌平談論《宋詩選注》的時候。湯晏因此特地寫信詢問楊絳。據楊絳回憶,錢胡會面,是在1949年春夏之交的上海,地點在合眾圖書館(熟悉歷史的不妨考證一下,這個圖書館舊址在哪裡),是前輩女作家裡和楊絳最親的陳衡哲邀請:“我們吃個tea吧,我們兩個,你們兩個,還有適之。”陳和胡適的關係,回憶一下唐德剛的《胡適雜憶》就明白了。於是錢鍾書夫婦赴約,“我們談得極親密。”(以上均引自楊絳至作者的信)當然他們見面還不止這一回。某次鄭振鐸請胡適吃飯,錢氏夫婦也到場了。可是胡適為什麼說不曾見過,楊絳就不明白了,而湯晏認為,時值大陸批《宋詩選注》,再加上胡在大陸已被批臭,出於好意,胡適不想談那些事,以免錢再受牽連。這個推測應該可信。

有關錢鍾書數學低分,但仍被當時清華校長羅家倫破格錄取一事,作者也做了一番“考證”,不過重點不在於錢考了幾分。因為作者發現,比錢鍾書低一班的校友季羨林,考取清華外文系的時候,數學分數比錢還要低。書中另引1940級清華外文系畢業的陳慈女士回憶,參加入學考試,考數學的那天,題目一發下來,“我整個人愣住了,因為翻來覆去,我也找不出幾題是我會做的”,所以她最後也沒明白是怎麼考上清華的。然後就輪到作者不明白了:為什麼別人數學不好,中英文好,就可過關,何以錢鍾書的情況要驚動校長大人呢?

我想,這恐怕是為了襯托錢鍾書的不同凡響吧?此外,一般“錢迷”都知道錢鍾書小時候“抓周”,結果抓到了一本書。有位研究聖奧古斯丁的學者,曾經譏諷傳記中的這類現象說,“這些傳主在童年時代已顯出種種跡象,將來必然要攀登生命的‘高峰’,例如聖安博從小遊戲時便扮演主教;聖卡斯貝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