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2 / 4)

小說:閒談書事 作者:

》和《Y先生語錄》之前,已對笑話有如此高妙的見地,因而流沙河後來創作的笑話,在諧謔、嗤嘲及與人為善方面類似淳于、東方朔;在“燒腐朽,燭黑暗,笑聲點燃一把火”方面則相同於果戈理、謝德林;既有卓別林、侯寶林亦莊亦諧、有淚有笑,亦有吾蜀前輩文人劉師亮的辛辣。劉氏系成都二三十年代的文人,善諧聯謔文,出過《師亮隨刊》,著有《師亮諧稿》。如他諷刺軍閥楊森強姦民意,強行拆民房修路的對聯,就極盡諷刺唾罵、詼謔雙關之能事:“馬路已捶成,問督理,何時才‘滾’?民房將拆盡,願將軍,早日開‘車’!”總之,“根本是人道主義也”。而且《序〈高階笑話〉》一文最後更是以排比之勢,迭出其笑料,固有灑脫與超然,亦深蘊滄桑與無奈:“繼往開來,便是正路,不管你反對不反對也。笑愚哂妄,便是啟蒙,不管你小看不小看也。文人有聊,便是君子,不管你尊重不尊重也。笑話高階,便是文學,不管你承不承認也。讀者嘉納,便是金獎,不管你來不來錢也。”他其實在笑世的同時,更是少不了救世之心,儘管他深感自己的渺小。

“好笑”的黃永玉先生說,講笑話最怕碰到老實聽眾。自然像我這樣對流沙河先生的笑話刨根究底的人,也可稱得上迂闊之老實聽眾,偏要將那生動活潑的笑話說出個嚴肅的道道來,即便不是佛頭著糞,也算不得個會心的解人。倘若真要怪罪的話,還是要怪沙河先生自己,因為他的笑話實在是“笑可笑,非常笑”。“恐怖”的黃永玉先生又說:“聽笑話最怕老實人講聽過的老笑話。……老漢我心裡十分十分之著急和難過,不知道他講完這個笑話之後老漢我如何笑法才好?老漢我實在笑不出來,但不能不笑……我多麼希望到時候能笑得前仰後合,但怕不能。”(《吳世茫論壇》)《Y先生語錄》裡更多的固然是使我“笑得好”,而且讓我“笑倒”的笑話。但偶亦有類似“老實人講聽過的老笑話”,小子不慧,笑不出來。好在這是面對書本,而非當面聆聽,小子笑不笑得出,沙河先生也不知道,沒有幽默得“恐怖”的“黃老漢”尷尬。

。 最好的txt下載網

說說《務虛筆記》(1)

梁衛星�發帖時間:2002�11�2518∶24∶00

《務虛筆記》為我們展現了本世紀以來漢文化語境中三代人的悲劇人生,小說以知青這一代人(C、Z、W、F、O、L)的悲劇命運為主線,以他們的上代人(王蒙、張賢亮這一代人)以及更上一代革命者的悲劇命運為旁支徹底演繹出20世紀幾代知識者的理想、追求與失落。然而,史鐵生並不追求所謂的史詩效應,20世紀波瀾壯闊的###在小說中無非只是一個背景,但這並不是說史鐵生迴避政治,恰恰“政治”就是所有悲劇人生的總根源。問題在於史鐵生著重於對人的心靈苦難的抒寫,顯形政治運動的消退突出了“政治”本身,“政治”作為一種精神核心利用其意識形態奴僕與思維方式、語言載體化為“無物之陣”乾淨利落地吞噬著幾代人的青春與生命。這樣,史鐵生就達到了抒寫整個民族歷史而不是僅僅只是20世紀現代史的目的。換言之,《務虛筆記》中三代人的悲劇命運恰恰就是整個民族幾千年的悲劇命運。

三代人的悲劇從本質上說是愛情悲劇。O整整一生對愛情的無望追求是小說的核心。O的一生不僅與他的同代人均息息相關,而且還牽引出了上兩代人的可悲人生。最重要的是人物的悲劇命運僅僅是小說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一部分則是思考——人物的思考,作者本人的思考。而愛情,愛情之於命運的關係又是思考的焦點。所以,在史鐵生看來,這個民族的大悲劇實質上就是一出愛情悲劇,或者說是因愛情的失落而導致的命運悲劇。

引人注目的是:史鐵生的思考始終集中在這幾個詞語上面:革命、理想、正義、差別、偏見、叛徒……這種思考實質上就是置疑,置疑的根源是愛情的失落。換言之,史鐵生抓住愛情與政治的關係徹底揭開了民族文化傳統之根的終極奧妙。下面,我將扣住幾個史鐵生式的詞語與小說中的幾個人物進行印象式的點評。

幾個名詞

羽毛:關於羽毛的意象在小說中多次反覆出現,伴隨著的還有白色大樓房,所有主要人物各自獨特的人生都起步於這裡。Z、L、W甚至C、F都在這裡獲取了史鐵生式的生日,而O這個一生都追求愛情的女人卻正是這裡的主人。由此可見,史鐵生認為愛情創造了世界。白色大樓房從本質上就是伊甸園,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羽毛意象均是暖色調的。在Z眼中,羽毛甚至對他的肉體與靈魂都造成了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