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一個人類靈魂一樣引導他們。
強制的方式,我們並不能瞭解到孩子們內心在想什麼。但是,如果我們去掉那些包裹在他們身上的假象,去掉我們愚蠢地想用紀律和暴力約束住他們的想法,他們就會向我們展露出孩子天性中一些最真實的東西。
他們的溫柔是純粹的、可愛的,使我們認識到,人類在嬰兒時期就被許多束縛所壓迫,是非常不公平的,他們對知識是如此熱愛,超過他們對任何別的事情的熱愛。
這使我們想起一個真理:人類永遠有一種不斷征服思想的激情。一代一代,我們在努力使各種奴役的形式變得比以前更輕。
孩子剛出生時不具備任何行為能力,幾乎是癱瘓的,藉著練習學會了走路、跑步以及像其他動物一樣攀爬,但必須靠他自己的努力。這種適應性的工作,造物者只交付給兒童來完成,成人已不易適應。
——馬利亞·蒙臺梭利
第6章 生活的練習(1)
“兒童之家”在早晨9點開放,下午4點關門。
學校一建立,就伴隨著時間安排上的問題。我們從兩個重要方面來考慮:
一、學校一整天要用在教育兒童身上的時間。
二、孩子們分別用在學習、生活實踐及活動上的時間。
我認為“兒童之家”應該和有智力障礙的孩子學校一樣,學習的時間要相對多一點兒,應該整天都有安排。對於窮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對於工人住宅區附近的“兒童之家”,我建議他們冬季學習時間應該從早晨9點到下午5點,夏季學習時間應該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
如果我們按照一套合理的指導方案來指導他們活動,長時間地呆在“兒童之家”,是非常有利於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孩子們這麼長時間地待在學校,安排一個午休時間也很有必要,這又會佔據一些時間。
在實施過程中,這卻有些困難。所以,目前我只能讓我的孩子們以一個非常不舒服的姿勢,在他們座位上睡覺。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安靜、光線又不會太亮的休息室。我們會在那裡安放一些低低的懸掛的吊床。不過,我認為,在露天的環境下進行小睡更為理想。在羅馬的“兒童之家”,我送過一些孩子回到他們自己家去小睡,這不需要穿過街道就能辦到。
學校的時間不僅花在了午睡上,也花在了午餐上。這成為了“兒童之家”的一個基本特徵。我們做這些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引導和幫助這些正處於三到六歲重要時期的孩子們良好地成長。“兒童之家”是培養孩子們的花園。我們讓孩子們在學校裡待那麼長的時間,和別的學校也讓孩子們待那麼長時間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我們不想把他們培養成普通學校裡那樣的孩子。
在我們的教育方法中,我們必須做到的第一步,就是喚醒孩子們:喚醒他們的注意,喚醒他們內在的生命,喚起他們對生命的激情。
我作一個不太確切的比喻,當一個人在做實驗時,他必須按照實驗心理學和人類學的步驟進行,首先必須準備好與環境相配的儀器,然後準備好研究課題。我們要把這個方法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我們必須從為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各種形式上來為孩子作準備,這樣我們才能開始我們的工作。我們還必須想辦法吸引他們對這些形式的注意力。
在我們建立了第一所“兒童之家”後,我們制定出了學校時間表,但是我們並沒有完全執行。我們從實踐生活的一系列練習開始孩子一天的學習和生活安排。我們坦白承認這些練習只是原計劃已經固定下來的一部分。這些練習的內容包括:清潔、秩序、體姿、會話。實踐證明,它實施得非常成功,後來成了“兒童之家”一天的固定活動。
孩子們一到學校,我們就對他們進行衛生檢查。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會盡可能當著孩子母親的面進行檢查,但是,我們不會做得太刻意,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中進行。
我們檢查他們的手、指甲、脖子、耳朵、臉、牙齒,尤其是頭髮。如果我們發現任何一件衣服被撕破、弄髒了,或發現他們的紐扣掉了,又或發現他們的鞋不太乾淨等,我們就會提醒孩子們要注意到這些。我們用這種方式,培養了孩子們觀察自己的習慣,培養了他們注重個人形象和保持儀表整潔的習慣。
在“兒童之家”,我們給孩子們洗澡。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我們不能每天都這樣做。教師們在班裡安排了許多小臉盆架,在臉盆架裡塞滿了小水罐和臉盆,他們教小孩子們洗身體的區域性。例如,教他們如何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