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集中訓練之所,也算十分不易了。
於是安慰道:“丞相莫要取笑,我哪有什麼才華見識,平日只知看病問診,除此之外,卻是身無所長,哪裡比得上令郎的前途似錦,一片光明?”
孟仲卿目光微閃,忽道:“玉堂近日潛心研習,終有小成,準備向天子進言,實行開科取士……”
開科取士?那不是科舉制的前身嗎?
君浣溪不及深思,本能搖頭:“不妥,丞相定要勸得令郎放棄這一進言才行。”
“為何不妥?”
當然不妥,歷史上的科舉制,那是隋唐之時的產物,與現在的社會進展情況並不相符。
君浣溪側頭想了下,直言道:“現時並無戰亂,士族勢力根深蒂固,是為國家中興力量,若是摒棄現有推行極好的徵辟薦舉制度,貿然開科取士,寒門子弟雖然得到一定實惠,卻極有可能造成國內豪門貴族怨恨頻繁,反而對朝廷不利,引發內亂。”
見他沉默不語,又急急補充一句:“穩定,和諧,才是國富民強之根本。”
孟仲卿眉目舒展,哈哈大笑:“多謝君大夫一番指點,老夫明白了!”
走出丞相府,坐在馬車上,夜風一吹,頓時有了幾分清醒,心中隱隱不安,卻也說不出來所為何事。
不過,能夠說服丞相出馬解決難題,自是奇功一件,滿懷得意席捲而來,將那些許不安忘得一乾二淨。
正如她所願,孟仲卿第二日即是覲見天子,上呈奏疏,所有的緣由道理與利害關係都是闌述得明明白白。
只不過,在勸得天子稍有心動之際,多加了那麼一句——
臣認定太醫署大夫君浣溪有驚世之才,當成為臣將來告老還鄉之後的接班人。
卷二 欲攬天下 第二十八章 危機臨近
沒過兩日,便有聖旨下來,太醫令許逸從即日起官復原職,並賜下御酒壓驚,蘭桂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