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是故本派武功,以積蓄內力為第一要義。內力既厚,天下武功無不為我所用,猶之北冥,大舟小舟無不載,大魚小魚無不容。是故內力為本,招數為末。以下諸圖,務須用心修習。北冥神功系引世人之內力而為我有。北冥大水,非由自生。語云:百川匯海,大海之水以容百川而得。汪洋巨浸,端在積聚。”
這種武功雖然比較陰損,但其所說的根本道理卻是至理名言。大海可以容納百川之水,大船小船都可以在航行在大海中,用力來表現的話大海可謂是“至剛”的,而其表象卻是“至柔”的,剛和柔、強和弱只是相對而言。而且,“北冥神功”本身的修煉過程就是一種“蓄勢”的過程,隨著自己的內力積蓄越來越多,自身所具備的“力”也越大。
還有一種應用在武功方面的以弱勝強例子,張三丰所創“太極拳”是至柔的拳法,“太極劍”是至柔的劍法,張無忌正是用新學的“太極拳”和“太極劍”擊敗了趙敏手下的三大高手,拯救了武當派,而這三大高手都是使用了“至剛至強”的武功。
強弱轉化過程中,“蓄勢”和“守弱”是兩個關鍵點。
一塊石頭,放在平地上沒有力量。但是,如果把它放在100米的高空扔下來,所造成的衝擊力將非常可觀。而把石頭從平地拿到100米高空的過程,就是“蓄勢”。對我們個人的發展過程而言,人生無時無刻都處於“蓄勢”的過程中,可惜的是,許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須知只有“蓄勢”到一定程度,才能夠“一飛沖天”。而在取得一定的成績的時候,又會進入下一個“蓄勢”的階段,如此,人生的發展道路就應該是一種盤旋向上的軌跡。
楊過成為大俠的過程,充分說明了“蓄勢”是怎樣的一個種情形。從他跟歐陽鋒學“蛤蟆功”開始,跟小龍女學“古墓派”的功夫,修煉“九陰真經”,學“打狗棒法”,直到第一次碰到神鵰,學到了獨孤求敗的功夫,再到第二次回到神鵰身邊,經過艱苦的修煉,終於武藝大成。此時“蓄勢”的過程達到了一個高峰,到了用飛石打死蒙哥,真正“一鳴驚人”而成為受眾人敬仰的一代大俠。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楊過的際遇非凡,但最根本原因還是其自身努力的結果。
我們個人想要實現大的理想,要從各方面使自己成長起來,思想認識要逐步達到一定高度,掌握足夠的技能,積累一定數量的金錢,事業上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或在工作中要擔當較高的職位),還要使自己社會地位達到一定的高度,這些條件具備後,一個人才有可能有能力實現大的理想,這所有的方面都是在“蓄勢”。
接下來再談談“守弱”。所謂“守弱”是指以一種主動把自己放在弱勢地位的方式,以取得最終競爭的優勢。在道家思想中,“守弱”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含有重要的軍事思想。虛竹與鳩摩智的一場較量中,虛竹恰恰是運用了“守弱”的戰術,當然這也是他被迫要採用的一種方法,原因是虛竹藝成之後還沒有與真正的高手過招的經驗,自信心嚴重不足。當時,虛竹聽得方丈有令,自是不敢有違,走上幾步,合十說道:“國師手下留情!”心想對方是前輩高人,決不會先行出招。鳩摩智當時也有點不得已,鳩摩智明知跟這小僧動手,勝之不武,如果戰敗則會被恥笑,但情勢如此,已不由得自己避戰。正是這種心理上的差距,導致後來的較量過程中雙方心理發生了變化。鳩摩智不能力敵時,情急之下,殺意陡盛,從布襪中取出一柄匕首,刺向虛竹肩頭。以鳩摩智如此身份,鬥不過少林寺一個青年僧人,已然聲名掃地,再使兵刃偷襲,簡直不成體統。
現實的例子是,在蒙牛乳業在創業初期,曾打著“做內蒙古第二乳製品品牌”的旗號,對伊利乳業主動示弱,待市場時機成熟後,迅速突破而一舉超越,最終成為伊利的主要競爭對手。這是“守弱”思想應用的一個經典。
所以,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想要取得競爭的優勢,首先不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強勢地位,注意主動“守弱”將更容易取得心理上的優勢;接下來就是要不斷地“蓄勢”,以等待合適的機會,一舉取得競爭中的優勢。
傳道與聞道
讀過老子《道德經》的人再看金庸先生的書時,都會為其深厚的道家和佛家思想方面的造詣而感嘆。同樣,在《笑傲江湖》一書中也無時無刻不在用道家和佛家理念來敘述故事中主人公的思想,並解釋著人類就是在“道”的作用下從事各種活動,其中也包括各種組織的發生、發展和滅亡。
金庸先生在為書中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