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態上的改變吧?
本來錢雲珠臉上總掛著天真無邪的笑容,可是此時她的眼中卻隱隱有云霧流動,彷彿有著許多心事。
說話間錢雲珠從脖子上褪下一個金項圈,遞給小玉說:“這個項圈送給你家小寶寶,好不好?”
“公主,這也太貴重——”小玉正要推辭,嘉兒說:“既然公主高興,你就收下吧。”
“那——就多謝公主好意了。”小玉收下金項圈,閒話兩句便不出聲。嘉兒本來指望小玉幫忙勸勸,現在見小玉不說話,她也不好主動提起這些事情來,只得坐了一會就離開了雲珠的宮室。
回到東宮,嘉兒帶著些責備的語氣對小玉說:“小玉,你——唉!”
小玉神秘一笑,走近兩步偷笑說:“我的皇后娘娘,你有沒有注意到公主在看什麼書?”
什麼書?嘉兒心煩得要命,還真沒怎麼注意。她回想了一下:“好像是在看詩集吧?”
小玉說:“對,她是在看李義山的詩集,而在我們去之前,她剛好翻到的那一頁是《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嘉兒被小玉提醒,心中一動!
“你說一個要出家的女孩家,怎麼會反其道而行之看這首詩?”小玉抿著嘴笑個不休。
第一百八十六章:神女有心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首《嫦娥》實在太有名,但凡讀過一些書的人沒有不知曉的。不過這首點明詠嫦娥的詩句,主題卻是眾說紛紜,各家看法不一。有人說這事李商隱借嫦娥的孤寂寄託自己的幽思,也有人說是歌詠女子學道求仙,更有人說是在寫一個思春的少女。
無論如何,這首詩所描寫的情境是清幽、冷寂、孤獨的,一個失眠的女子靜靜的看著長夜逝去,她青春年少,不甘寂寞,可是此生卻已註定要待在這悽清的“廣寒宮”——不正是僧尼生涯的寫照嗎?
如果雲珠真心向佛,哪裡會看這種描寫出家後悲慘生活的詩。
嘉兒將小玉的話想了想,點頭贊同小玉的看法。“的確,她既然讀這詩讀得津津有味,那便不是嚮往出家生活了——到底為了什麼才要去當姑子?”
小玉剛想說話,忽然外頭宮女來報說太后來了。
小玉慌忙起身迎接太后。吳太后比前些年倒豐潤了些,未顯老態,也許自己上貢的青春露也有點效果吧?小玉自得的想著,面子上可是不敢有半點不恭敬。不過吳太后此時的表情卻不輕鬆,雙眉微蹙,想也知道是為了雲珠公主要出家的事情雜鬧心。
“梅氏,你也在這兒?好久沒見到你了!”
吳太后見小玉也在東宮,臉上的驚喜不像是客套,卻是發自內心。她當皇后的時節,便常常召小玉入宮,對小玉的印象很不錯。
“臣妾也十分想念太后,想不到隔了些日子沒見,太后竟然——”小玉一臉惋惜的搖了搖頭,還嘆了口氣。
“本宮怎麼了?”吳太后疑惑的順著小玉的視線摸了摸自己的臉。
小玉笑道:“太后竟然又年輕了幾歲,這一看就像是臣妾的大姐姐一樣了。”
“貧嘴!”吳太后放下摸著臉頰的手,笑著唾了一聲,臉上的愁容卻消散不少。“也就是你啊,會說這些逗本宮開心的話兒!聽說你也是個當孃的人了,怎麼還這麼調皮啊?”
嘉兒朝小玉微微一笑,小玉能把太后哄得開開心心,她心裡也好過許多。吳太后給小玉賜坐,問了些她家裡的情況,還特地叮囑她下次帶著明兒進宮給她看看。
小玉故意要哄太后說笑,還跟太后說了些她去明州的見聞和風土,果然說著說著,太后笑容越來越多,而且完全被小玉說的故事給吸引住了。
“哎呀,那個陳文武就真的揹著個包袱去闖蕩啦?”吳太后像聽說書一樣聽小玉講故事,聽到文武和青爭暗許鴛盟的時候,還為他們擔憂起來。
小玉又說了後來陳文武的去向,得知他不但從金人那邊運回戰馬給南宋軍隊補充了戰鬥力,還蒐集到了邊防情報時,吳太后和嘉兒都為陳文武叫好。
“等青爭孝期一滿,陳文武就會到臨安來跟司徒家的長輩提親了。真希望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個故事終於告一段落,小玉口乾舌燥,不顧形象拿起面前的茶水大口喝起來,將前些天素雲淡月教授的禮儀丟到了九霄雲外。
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句話太有震撼力了,吳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