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成立牽扯到了多個部w,這其中自然是有原由的,就比如宣傳方面,怎麼能離得了人家的幫助呢?
電視裡《新聞聯播》播放的新聞只是開胃菜,第二天鋪天蓋地的紙媒報道才是主菜。
翌日國內的各家主要媒體集中報道了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的詳細過程,報道當中還披露了一些電視新聞沒有報道的重要資訊,讓很多關心這件事的人都感到無比驚訝。
《新聞聯播》上只提到了林為民是基金會的發起人,並倡導實施希望工程,但並沒有提到這件事是直接經過那位領導首肯的。
不僅如此,基金會前期募得的7500萬元鉅額捐款當中,竟然有3700多萬是林為民一人捐助的。
一個國家級的基金會,7500萬元的鉅款當中竟然有近一半是一個人捐的,你敢信?
不少看報紙看到這裡的人,第一時間沒算過來帳,然後放下報紙認真的掰著手指頭細算了起來。
3700萬人民幣,這是什麼概念?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1988年我國城鎮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119元,我國農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為545元,是個人都知道這資料的水分有多大。
而實際多數城市工薪階層的工資收入水平都是在50~80元之間,3700萬人民幣等於六七萬名普通老百姓一年的收入了,要是換到農村去的話,這個數字就更大了。
如果單純用食物換算,這個數字更加可怕,足以養活幾十萬人一整年時間。
報紙報道所披露出來的這個數字,讓無數人為之咋舌、驚歎。
過去很多國人都知道林為民是個大作家,作品不僅頻頻在海外斬獲大獎、為國爭光,出版的銷量也非常好,都傳他是林百萬、林千萬,是國內文壇一等一的有錢人。
可是誰也沒有辦法想象,他竟然能夠一口氣捐出3700多萬來。
對於八十年代的國人來說,這是個天文數字!
很多人的心裡都冒出了一個疑問,林為民捐了這麼多的錢,他究竟有多少錢?
這個問題在資訊閉塞的年代沒有人能夠回答,但是有一小撮人卻可以一探究竟。
林為民是國文社的職工,他絕大多數的收入社裡的同事們都曾有所耳聞。
這一次新聞報道出林為民的驚天一捐,震倒了國文社眾多職工們桌上的筆筒,讓大家驚詫連連,不敢置信。
有些年輕人在好奇、八卦、羨慕、嫉妒的心態下,聚在一起開始研究起了林為民的收入問題。
他們把林為民的收入分成了國內和國外兩個部分。
國內部分自80年起算,林為民在國內一共發表和出版了11部作品,都是透過國文社刊物發表或者在國文社出版的,發表的稿費很好算,國文社的稿費標準大家都清楚,不算高,只能佔據林為民收入的一個零頭,算10萬塊錢。
出版方面,林為民的出版作品總銷量已經超過3200萬冊,按照出版的基礎稿酬和印數稿酬相加,至少有140萬的收入。
作品改編部分,林為民的大部分作品都搬到了人藝的話劇舞臺上,每年百八十場演出,票房分成收入很少,再加上播講的稿費,估計有個20萬左右。
這些年國內的收入加在一起約有170萬元。
如果按照這個收入來看,林為民要捐出3700萬的鉅額捐款,把牙打碎了都湊不出零頭。
但他真正的收入大頭是國外的收入。
自1982年《霸王別姬》開始在泥轟和米國出版,多年來林為民的作品陸陸續續出版到了多個海外國家,作品累計銷量超過了1100萬冊。
大家都知道林為民在國外拿的是版稅分成,而且還是最頂尖的那一撥。
按照海外的圖書售價計算,保守估計,林為民這些年在出版上也有1200米刀進賬。
除了的收入,在戲劇方面林為民賺的就更多了。
別看他的幾部話劇在人藝演出只能拿到可憐的票房分成,但到了國外,身價陡增,據說每個季度都有大幾十萬米刀進賬。
從大家最開始聽說他的話劇要在米國演出到現在三四年的時間,大家預估了一個500萬米刀的數字。
另外還有影視改編,林為民的除了最初的諜戰三部曲之外,在國內沒有任何影視改編,但在海外卻大放異彩,據說《情人》、《末代皇帝》的劇本費用都是六位數計算,最近還聽說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