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畢竟有孩子。”
林為民對馬原的話卻不以為然,他這個人天生就能折騰,可不是個能輕易安定下來的主兒。
在編輯部聊了兩個小時,馬原提出要去看看石鐵生。
林為民提前下了一個小時的班,載著他去了什剎海小院。
路過路邊賣的店面,馬原讓林為民停了一下,他下車去買了一隻燒雞。
“總不能空著手上門!”
車子停在白米斜街的四合院門口。
“鐵生!鐵生!”
林為民將石鐵生喊出門,“你看看誰來了?”
石鐵生見到馬原有些意外,更多的是驚喜。
他們結識於《當代》的筆會,可惜後來大家各在一方,罕有機會見面。
石鐵生熱情的將馬原請進了屋子,見他衣裳單薄,笑問道:“你就不怕冷?”
“東北人,怎麼能怕冷呢?”
馬原拍著胸脯,感覺現在就是把他光著身子放到北極也敢放出豪言。
石鐵生面帶調侃的看向了林為民,“為民可能是個假東北人!”
林為民道:“越是東北人才越怕冷,經歷過寒冷的動物才趨熱。就像那些南方人跑到北方去見了雪,大呼小叫,開心的不得了,可只有我們北方人才知道下了雪有多麻煩。”
幾人正說著話,程西米出門去買菜,今天林為民和馬原上門,家裡肯定要多做兩個菜。
今年因為幾起大規模的搶購風潮,燕京為了緩解老百姓在生活物資採購上的不便,開始推行起了菜籃子工程,買菜要比以前方便了不少。
程西米出門後,幾人在屋裡聊著,馬原多年在雪區工作,偶爾才會露上一面,自然最關心朋友們的近況。
馬原當初是被林為民用“先鋒專號”推出來的,跟他一批的如謨言、於華等人現在發展的都不錯。
談到謨言的時候馬原更是羨慕的不行,明明都工作多少年了,這幾年卻一直領著補貼在上學,作品產量也算豐富,最關鍵的是根據他改編的電影竟然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馬原感嘆,在他們這一茬作家當中,謨言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有獨樹一幟的趨勢了。
“謨言現在出了成績,也是一點點磨出來的。你啊,就是急性子。”林為民道。
馬原沒有反駁他的話,林為民是最開始發掘他的編輯,對他的性格認識的很清楚,並沒有說錯,馬原自己也深知自己的問題。
他喜歡霍桑的《紅字》,喜歡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喜歡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
這些作家和他們的作品無不是個性鮮明,極具特點,跟他的性格頗有相像之處。
馬原又把話題扯到了前段時間炒的沸沸揚揚的捐款和希望小學的事上,言語間對林為民這種一擲千金充滿了羨慕。
改革開放進入第十個年頭,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變化,讓人們對於金錢的敏感性在不斷提升,作家這個圈子也是如此。
石鐵生問道:“希望小學什麼時候開建啊?”
“已經在選地方了。基金會的人現在去了甘肅和寧夏,第一批10所小學要建在那裡。等這一批小學開建後,就會緊接著建設第二批。”
“我看你們基金會募捐的都是幾千萬的善款,應該能建上千所小學吧?”
林為民搖頭道:“不太可能。各個地方的小學的建設條件不一樣,建造要求和成本自然也不一樣,大部分應該在五萬到十萬之間,辦公用具、課桌板凳這些的採購也是也是一筆費用。最主要的是我們計劃給學生們供應午餐,這部分的開銷很大,目前的這些善款大概能建五、六百所小學並且維持下去就不錯了。”
“還供飯?”
馬原這幾天忙著處理瑣事和趕路,並沒有關注報紙上對於希望工程的後續報道,聽到希望小學還要供飯,他很是驚訝。
“沒錯。我們的學校選址都不是一般的貧困,很多家庭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給孩子供一頓午飯,不僅能很大程度減輕家庭的負擔,更讓家長們有動力送孩子們去上學。”林為民解釋道。
石鐵生聽到這裡,點頭道:“我看過報紙的報道,你們這麼做是對的,這是有現實意義的事!”
馬原卻道:“就怕出現碩鼠。”
“總不能因噎廢食吧?”林為民反問道。
兩人有些沉默。
後世有位網紅經濟學家曾經提出一個驚世駭俗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