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回到電影《紐約故事》上,對於這種型別的電影,伍迪·艾倫拍起來得心應手,另一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應付起來也算是得心應手,唯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很不擅長這一類的電影。
弗朗西斯成名於1970年的《巴頓將軍》,那年他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劇本。
1972年《教父》石破天驚,1974年《教父2》再接再厲,創造了米國電影史上絕無僅有的系列電影,弗朗西斯也透過這兩部電影成為米國電影界數一數二的大導演。
到了1979年,可能是連續兩部《教父》的成功讓弗朗西斯有點膨脹,他獨資拍攝了冒險劇情片《現代啟示錄》,儘管這部電影獲得了當年的戛納金棕櫚大獎,但在票房上卻慘不忍睹,這部耗費了3600萬米刀的電影最後血本無歸。
《現代啟示錄》的失敗,彷彿開啟了弗朗西斯電影事業的下坡路。
從那以後,他相繼執導了愛情片《心上人》、劇情片《鬥魚》、奇幻愛情片《佩姬蘇要出嫁》等諸多影片,但大多反映平平,既無藝術成就也談不上票房成績。
數年時光的蹉跎讓科波拉似乎只剩下了一個大導演的空頭銜。
無數投資人和影評人已經給他判了死刑,曾經震驚世界影壇的大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已經江郎才盡!
今天弗朗西斯來伍迪·艾倫的劇組,是有點取經的想法的。
在場幾人在戲劇創作上都有相當的造詣,聽他說完他那支短片的劇情,都不約而同皺起了眉頭。
弗朗西斯的短片名叫《沒有伊佐的生活》,大概內容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加度和妻子分居,他12歲的女兒佐伊被送到了一所貴族學校讀書,和一個新來班上的印度小王子要好。匪徒搶劫了佐伊的父親存放珠寶的飯店,逃離現場時失落了一個信封,被佐伊拾到。
信封裡是父親代印度王妃保管的一對淚珠狀的鑽石耳環。在盛大的宴會上,印度王公要其妃子戴上那對著名的淚珠狀鑽石耳環,但父親卻為保險箱被劫一事而發愁。這時,佐伊拿出了耳環,父親大喜過望。在佐伊的撮合下,加度和妻子重修舊好。乏善可陳!
林為民不知道阿瑟·米勒和伍迪·艾倫是什麼感覺,但他聽完這個故事只有這一個感覺。
弗朗西斯蹙著眉頭,見大家都不說話,他心裡已經明白了大家的評價。他有些懊惱的說道:“我真不該接下這個電影。”
伍迪·艾倫安慰道:“弗朗克,這只是個拼盤電影,別那麼緊張,就算口碑不好又有什麼關係呢?”
連續數部電影的失敗對弗朗西斯的負面影響是極大的,嚴重的打擊了他的自信心,否則他也不會到伍迪·艾倫這裡來取經
“弗朗克,實事求是的說,我覺得你更適合那些氣質濃烈、情緒飽滿的電影。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像《紐約故事》這種小品式的電影並不適合你的風格。”林為民說道。
他說的這番話完全是從一個影迷的角度出發,縱觀弗朗西斯這些年執導的電影,《心上人》、《鬥魚》、《佩姬蘇要出嫁》這一類相對來說風格輕快、明亮的電影無一例外的失敗了。
反倒是《教父》系列、《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這一類氣質濃烈、情緒飽滿的電影都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以林為民這個觀眾的角度來看,弗朗西斯拍前一類的電影是完全揚短避長,得不償失。
如果林為民僅僅是作家的身份,那弗朗西斯可能連理都不會理他的話。
但弗朗西斯剛聽阿瑟·米勒介紹完,林為民的劇本可不止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他還獲得過夏納電影節的最佳編劇、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
林為民在導演這塊業務上可能沒有什麼發言權,但弗朗西斯相信他在電影鑑賞上的能力。
“林,你真這麼覺得?”弗朗西斯有些不自信的問道。
“當然是真的,不過這只是我作為一個影迷的感覺。”林為民笑道。
弗朗西斯望向他並不因為他說自己只是個影迷就輕視這番言論,反而追問道:那你能具體說說嗎?按照你的感覺,我能執導什麼樣的電影?”
林為民看著弗朗西斯,問道:“真的要讓我說嗎?”“當然!”弗朗西斯認真道。
“我覺得,《教父3》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林為民脫口而出。
弗朗西斯愣了一下,望著林為民,隨即哈哈笑了起來,“林,你可真會開玩笑,《教父》的故事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