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等機構備查。
喝完了茶,李學剛離開了辦公室,於華卻期期艾艾的不肯走。
“有事就說。”
於華猶豫道:“林老師,這樣書審完了,能不能送給我?”
“你們編輯部不是有編輯樣書嗎?”
“那不一樣,得退給印刷廠。”於華給了林為民一個眼神,“這回成本有點高,他們不讓留,得給社裡留著備查。伱這個不用,你這個是領導樣書。”
林為民無語,趕情這小子在這等著自己呢。
“瞧瞧你這點出息!”林為民數落了他一句,又說道:“等審完拿走!”
於華聞言歡天喜地,“謝謝林老師。”
於華是個武俠資深愛好者,但讓他高興的不僅是金庸這一套全集的價值,更因為這是金庸作品在內地出版之後第一批印刷成品,意義非凡。
得到林為民的許可,他高高興興的準備離開辦公室,卻聽林為民說道:“給查先生的那份樣書準備好了沒有?”
“準備好了,在編輯部放著呢,太沉了就沒搬過來。”
林為民點頭道:“那不用搬了。那套給你了,這套我稽核完之後給他。”
於華再次開心的笑了起來,還是林老師對我好啊!
樣書的審查沒有審稿時那麼耗費精力,看起來屬於走馬觀花,主要是確認印刷、裝幀是否有誤,內容稽核倒在其次。
花了幾天功夫將一套樣書審查完,林為民又詢問於華等人審查的結果。
確定無誤後,簽字付印。
此次金庸作品集的首印分為了精裝版和平裝版兩種,精裝版首印套數1萬冊,平裝版首印套數10萬冊。
國文社歷來的首印規模,比這次高的並不少,林為民的每次開印都是幾十萬冊。
但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出的是文集,這玩意一套頂單行本幾十冊。
正常出版社出版文集,一萬冊就已經是很高的印數了,畢竟印刷成本在那裡了,萬一滯銷,虧本能虧到親媽都認不出。
汪碩這幾年紅遍大江南北,華藝出版社出版他的文集首印也就十萬套。
而給予林為民和通文社如此信心做出首印十一萬冊決定的,自然是因為金庸多年以來在內地所積攢的讀者群體。
圖書籤字付印,算是進入了圖書出版的最後流程。
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的宣傳。
放在國文社出版的一般圖書,通常會在社裡的刊物上刊登圖書廣告,然後再跟書店合作搞點物料宣傳,了不起找一兩家相熟的記者寫兩篇稿子,廣而告之一下。
但金庸的作品不同以往,作為一個文人來講,金庸身上有很多槽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作為武俠泰山北斗的崇高地位,所以國文社這次是要大張旗鼓的宣傳一番的。
這次規格上肯定達不到梁鳳怡上次發新書的效果,人家畢竟有相關部門鼎力相助,但氣勢上絕對不能弱,林為民這幾天開始讓社裡同事聯絡各大媒體。
同時,他又聯絡到了金庸。
金庸武俠自第一部《書劍恩仇錄》誕生至今已經有三十六年時間,如今首次以作品集的形式在內地出版,是件值得慶賀的喜事,林為民找到金庸後,他欣然答應了前來燕京參加釋出會。
林為民在忙著金庸作品集發行上市事宜的時候,他還抽空參加了於華《活著》的作品研討會。
《活著》發表至今三個月,在國內的評論界和廣大讀者群體當中引發了廣泛而強烈的影響。
評論界對於這次於華的轉型也非常認可,認為他寫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另外在讀者群體當中,《活著》發表時正是元旦過後,期間又經歷了春節、元宵,一個喜慶、歡快的冬天猛然冒出《活著》這麼一部治癒人心的作品,給無數看過這部的讀者留下了終身難以磨滅的印象。
作品研討會如期在國文社前樓三樓會議室舉行,受邀前來的作家、評論家、學者們濟濟一堂。
於華是今天的主角,從進了會議室嘴就沒合上過,到處跟人打招呼。
林為民進來的時候,在場不少人的目光齊齊放到了他身上。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半個月時間以來,關於林為民和雁冰文學獎的傳言在國內文壇傳得沸沸揚揚。
一開始傳出來的訊息是國文社給林為民報送的兩部作品均沒有獲獎,不少文學界人士聽到這個訊息感到有些意外,林為民的產量高,作品質量也不俗,報送的那兩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