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對於《雍正皇帝》的期待也被調高了。
傍晚下班,林為民剛到家門口,便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來了怎麼也不進去?”
“剛來,想著您快下班了,就在門口等一會兒。”馮曉剛說道。
林為民將他領進了客廳,見到陶母和孫姐,馮曉剛略感意外。
“這是慧敏的母親,這是孫姐。”
“阿姨好!孫姐好!”
馮曉剛問了聲好,孫姐給兩人倒了杯茶,馮曉剛說了聲謝謝。
“最近工作怎麼樣?”
“挺充實,每天沒有閒著的時候。”
閒談了幾句,馮曉剛呷了一口茶後放下茶杯,從包裡掏出了一個信封。
“林老師,我這回來是還您錢的。”
“手頭寬裕嗎?這錢不用著急還!”林為民說道。
去年馮曉剛閨女要做手術,林為民借了他一萬塊錢。
以馮曉剛如今的收入水平,要還上這一萬塊錢,恐怕得不吃不喝兩、三年時間。
“您那一萬塊錢沒花完,還剩了四千塊。這半年多,我跟碩爺、小龍他們混著接了幾個活,幫寫劇本、寫歌詞,小賺了一筆。”
“那就好。既然這樣,那這錢我就收下了。”
“林老師,謝謝您了!”馮曉剛真誠道。
“說這些話就沒意思了。趕巧你遇上困難了,趕巧我們認識,趕巧我手裡有餘富錢,能幫是要幫幫忙的,多個朋友多條路。”
馮曉剛由衷的點了點頭,別人說這話馮曉剛會覺得虛偽,但林老師說這話,他馮曉剛心裡一百個認同。
兩人又聊了幾句,馮曉剛打算告辭,林為民卻道:“來都來了,吃口飯再走吧。”
馮曉剛心中狂喜,但理智告訴他不能一口答應下來,“不用了,太麻煩您了,家裡都做好飯了。”
“沒事,多副碗筷而已。”林為民說著起了身,準備吃飯。
那邊孫姐已經在擺飯菜碗筷了,馮曉剛又客套了兩句,見林為民態度不似作假,他才上了桌。
頭一次在林為民家吃飯,馮曉剛心中高興激動的同時,又帶著幾分小心拘謹,他跟林為民聊天的範圍也侷限在了藝術中心和海馬工作室上。
“前段時間幫夏鋼導演弄個劇本,我跟小龍一起弄的,燕影廠的領導很看好,一開始叫《陌生的臉有甜蜜的危險》,後來定稿的時候給改成了《大撒把》。男主演是優子,女主演叫徐凡,王志文女朋友。”
林為民認識夏鋼,以前買團結湖那套公寓的時候還是他帶自己去的。
“那個徐凡,是人藝的演員嗎?”一直吃飯沒說話的陶慧敏突然問道。
“對,她今年剛分去人藝。”
“我見過她好幾回呢,那姑娘長得可真漂亮,性格也好!用你們燕京的話,叫大颯蜜。”
馮曉剛笑道:“確實是漂亮,跟仙女兒一樣,我跟優子我們倆站人家跟前兒跟倆妖怪成了精一樣。”
他的話把餐桌上幾個女同志都給逗笑了,對他的印象都好了不少。
“這回對你來說是個好機會,說不定能一步邁進電影圈。”林為民道。
馮曉剛擺擺手,“您太抬舉我了,這我可不敢想,能混點稿費就不錯了,再說現在電影行業還不知道前景如何呢。”
八十年代以來,國內的電影市場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當中,每年都會誕生一大批優秀之作,其中的佼佼者還會海外折桂,為國爭光。
到了九十年代這兩年,電影市場卻出現了非常弔詭的一幕。
票房年年增長,去年已經突破了20億元大關,觀影人數卻節節下降。
觀影人數下降,票房卻漲了,自然是因為票價變貴了。
劇烈的通脹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電影作為百業之一也不能倖免。
票價漲了,看似對電影院、劇組、製片廠都是利好訊息,可問題就是現在的製片廠還是以靠賣複製為生。
八十年代以前,國內電影圈有這樣一句話:“看不看,七十萬!”
指的是在統購統銷政策下,中國電影公司會以每部彩色片70萬元、黑白片60萬元的價格收購全國各大電影製片廠製作的電影,至於電影盈虧,就和製片廠們沒有關係。
這種方式在改開以前沒什麼問題,可到了七十年代末,全國各地的製片廠就扛不住了。
1980年,全國八大電影廠的領導在燕影廠開會,和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