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時候中文版的《理查德·耶茨文集》已經在中國出版。”
說到這裡,臺下響起了掌聲,在場眾人無不為林為民和理查德·耶茨的傾蓋如故所感動。
等掌聲停下來之後,林為民繼續說道:“在籌劃著中文版《理查德·耶茨文集》的時候,我的心裡又有另一個念頭,我總是感覺有些遺憾。
耶茨先生是米國人,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寫米國社會,如果他的文集不能在米國出版,這將會是米國文學界和讀者們的損失。
於是,我聯絡上了羅傑”
林為民和羅傑·斯特勞斯默契的對視了一眼。
“羅傑是個有理想、有情懷的出版人,他和我的想法一樣認為理查德·耶茨先生是一位被埋沒的優秀作家。我們一拍即合,決定由fsg出版社出版《理查德·耶茨文集》。”
說到這裡,林為民深吸了一口氣,語氣鏗鏘。
“理查德·耶茨是米國二十世紀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和文學成就長期以來被米國社會所漠視。
今天,是理查德·耶茨先生逝世一週年的日子,他的文集即將出版。
我想,我們是時候應該給理查德·耶茨先生一個公正的待遇了。
像他這樣優秀的作家不應該被埋沒,更不應該死於孤寂,默默無聞。”
林為民慷慨激昂的說完這番話,立刻引來的現場眾人熱烈至極的掌聲,他們無不被林為民飽滿的情緒和慷慨陳詞所感染。
今天能夠來到這裡的人,多少都是認可理查德·耶茨的水平和文學成就的人,聽到林為民這個外國作家對於理查德
·耶茨如此高的評價。
再聯想到理查德·耶茨長久以來在米國文壇所遭受到的待遇,這群人心中莫名的生起一股同仇敵愾的情緒。
掌聲持久而熱烈,大家把所有對理查德·耶茨的愧疚和欣賞全都投注到了林為民這位熱情的國際友人身上。
庫爾特·馮內古特、雷蒙德·卡佛等人更是望著臺上的林為民,熱淚盈眶。
在這一刻,他們在林為民的身上看到了理查德·耶茨的重生。
那是一個專注於用文學書寫現實的孤獨靈魂。過了好長時間,掌聲終於停了下來。
林為民在大家仰慕、欽佩的目光中走下臺,他只是今天的嘉賓之一,後面還有幾位嘉賓,都是來為《理查德·耶茨文集》做推介的,也都是理查德·耶茨生前的好友。
眾人受到林為民的影響,發言之時情緒激動,有人當場落淚,哽咽到話都說不出來,讓現場氣氛再一次昇華。
眾多編輯和記者們受到這種氣氛的感染,心中充滿了對理查德·耶茨的惋惜,也充滿了對於林為民的欽佩。
一箇中國作家,一個米國作家,相識於文學,從未謀面,卻生死相托。
哪個文青遭得住這種畫面的摧殘啊!
各大報刊雜誌的文章可能有時間延遲,但所有參加釋出會的文學界人士卻迫不及待的將釋出會所發生的一切傳播向米國文學界。
在極短的時間內,關於理查德·耶茨、關於《理查德·耶茨文集》、關於林為民、關於fsg出版社的各種資訊便廣泛流傳於米國文學界。
與此同時,林為民在《紐約時報》上的那篇專訪,包括前幾年在米國接受採訪時提到理查德·耶茨的片段也被許多米國文學界人士所關注和津津樂道。
不少米國媒體也注意到了這段“偉大友誼”的流傳,跟風進行了報道。
一時之間,林為民和理查德·耶茨的名字如同纏繞的雙子星座被緊緊的聯絡到了一起,頻繁的出現在了米國大眾的視野當中。
自83年《霸王別姬》等作品陸續在米國出版,話劇登陸百老匯,小說改編電影,林為民在米國早已培養了大量的讀者基礎。
但他的這種讀者基礎和群眾基礎,還是建立在作品上的而非身份認同上的。
這一次林為民配合fsg出版社,不遺餘力的宣傳《理查德·耶茨文集》,不僅讓理查德·耶茨這位長期受到米國社會漠視的作家重新走入大眾視野,也讓林為民本人收穫了無數米國民眾的好感和認同。
經過媒體們的宣傳,在這些民眾們眼中,林為民的形象已經可以用才華橫溢、品德高貴來形容,堪稱米國人民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