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我的業障我的兵(2 / 3)

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樑,“你的心情和想法我都理解,但事情要穩紮穩打的一步步來。”

林為民正在跟程早春探討的是編輯部績效考核制度,編輯部績效稽核制度不算是新鮮事,南方的很多出版社已經走在了前面,但國文社卻遲遲沒有開始制度改革。

作為出版社社長,程早春的經營意識並不強。

觀念還有些計劃經濟下的老派思維,他很重檢視書文化積累的意義,講求出版物的社會效益和藝術質量,而不太重視出書賺錢這回事,他對於出版管理的商業化,始終是有所顧忌的。

“怎麼才算是穩紮穩打?不搞績效考核,像現在這樣隨性的管理方式就是穩紮穩打?”

說到公事時林為民的表情嚴肅,不苟言笑,“我知道你怕匆忙改革荒腔走板,出了問題不好收拾。可你有沒有考慮過編輯們創造了效益,卻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他們的想法?現在作家們都開始拿版稅了,我們如果還是這樣墨守陳規,他們能不議論紛紛嗎?能沒有意見嗎?”

說到最後林為民又補了一句,“你忘了小郭的事了?年輕人們為什麼要走?”

林為民的這句話可謂誅心之言,結結實實的紮在了程早春的心上。

郭旭剛他們這樣的年輕人為什麼會走,除了外面給的錢多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國文社看不到出頭之日。

說起國文社,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是“皇家出版社”,國內文學領域的聖殿,人才濟濟,名編如雲。

可恰恰就是這個名編如雲,讓國文社的年輕人們看不到希望。

這些年輕人本身能進入國文社工作,條件自然是不差的,在這裡鍛鍊了幾年,又有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前輩指導,早就可以獨當一面。

但因為身前有著那麼多的老前輩擋著,很多人只能窩在編輯室裡當一個小小的編輯。

如林為民、李新這樣而立之年便升任社裡中高層領導的人,屈指可數。

別的不說,光是職稱這件事,就足以讓很多年輕人等到絕望。

這群人進了國文社一兩年就可以評助理編輯,四年之後評編輯,就已經必須在社裡的同齡人當中廝殺一番。

等到了評副編審階段,更是要面對社裡眾多早已成名成家的前輩們,難度堪稱地獄級別。

當代文學第一編輯室的主任高賢駿,工作能力出眾,今年跟李新一樣,也是不到四十,都升到主任了,可職稱卻始終卡在編輯這一級上。

這當然不是他專業能力不行,或者業績不夠出色,而實在是前面符合要求排著隊的前輩太多,他就是想爭也沒有這個機會。

高賢駿的經歷就是國文社年輕一代們的真實寫照,他們不像林為民有著鉅額的稿費做支撐,能夠雲淡風輕的面對評級、福利這種事。

眼下,程早春讓林為民上任總編輯職位,他能想到的第一個主意就是制定編輯部績效考核制度。

在社裡,年輕編輯乾的活並不比老編輯少,但在工資、福利待遇和職稱評定上卻不能與工作量和工作能力匹配,長此以往下去,國文社怎麼能留得住人?留下來的,又有多少是真正的人才?

林為民直愣愣的盯著程早春,絲毫沒有妥協的跡象。

程早春與他針鋒相對的對視了半天,林為民講的這些道理他當然都明白,可他還是固執己見,對林為民說道:“社裡的情況複雜,你不瞭解。”

林為民一聽這話,回嗆道:“你瞭解,你瞭解有用嗎?非得等到非改不可的地步才改?那還叫改革嗎?那叫革命!”

他說完這話還嫌不解氣,“要是這樣,那我這個總編輯幹著也沒意思,不幹了!”

程早春惱怒道:“你少在這裡威脅我!”

“這不叫威脅,這叫表態!反正我話撂這,讓我當這個總編輯,那編輯部績效考核勢在必行。”

程早春看著又耍起混的林為民,有些氣悶的站起身在窗邊和辦公桌之前來回踱步。

過了一會兒,他轉頭說道:“績效考核這種事商業風氣太濃,冒然搞這種改革,對於社內的風氣是個衝擊。你這個總編輯剛上任,一上來就搞這種事,一旦搞的不好,以後的工作就不好乾了!”

林為民盯著程早春,心中在思量他是真心維護自己,還是藉著這話打消自己的想法。

“你那是什麼眼神?”程早春一瞧林為民的眼神就知道他心裡的鬼把戲,慍惱問道。

“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但既然你讓我幹這個總編輯,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