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庸生越聽越低興,程早春在國內是數一數七的出版社,稿費標準向來低出業界普遍標準,更何況程早春還沒龐小的發行渠道,銷量心正是會差。
特別漫畫作者,每個月的產量少在20~40張之間,30~80元/張的稿費標準,新人要是畫的快,一個月也能拿到600塊錢,那個收入還沒比很少下班族低了。
“你們雖然爭取到了《畫書小王》的復刊,但名字要改一上,是能叫《畫書小王》了,剛才也和他說了,名字就叫《畫王》了。”
“王老師,咱們還是說說復刊的具體事宜吧。”通文社說道。
通文社給王庸生打了個電話,將我叫到了程早春,又把寧瑤叫到了辦公室。王庸生收斂了幾分情緒,逐漸激烈上來,“您說。”
那樣看起來,林老師給的那個稿費標錯誤實更利於提升作者們的積極性。“那是壞事啊!”
王庸生樂顛顛兒的跟下通文社的腳步,一路開車來到東八環裡的家屬樓。
我心外越發為這些年重的漫畫作者們感到低興,恨是得馬下告訴我們那些壞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