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後世給汽車上牌照一樣,在八十年代腳踏車也是要上牌、打鋼印的。
直到進入九十時代,車管所的監管慢慢懈怠下去,無牌腳踏車逐漸義正詞嚴的在道路上行車,這種形勢逐漸名存實亡。
來到八十年代一年多的時間,林為民總算是鳥槍換炮,騎上了兩個輪子的交通工具,心中不免有些飄飄然。
轉瞬,他又開始唾棄自己。
真是狗肚子裡存不住二兩香油,才騎個腳踏車,居然就飄了,沒出息。
從車管所出來,已經是中午時分了。
林為民對幾人說道:“本來大家今天是出來玩的,結果時間都耽誤在我的事上了,我請大家吃個午飯吧。”
眾人欣然同意。
這幫老外留學生好歹都是來自物質生活比現如今的中國豐富的國家,既然要請客,肯定要請點有特色的。
林為民想了一下,便蹬起腳踏車,“大家跟著我走!”
六輛腳踏車飛馳在燕京的街道上,除了林為民沒有人知道目的地,可這樣的情景卻讓幾個老外興趣盎然。
腳踏車一直騎到前門外門框衚衕。
林為民覺得,在燕京美食當中如果非要評選出能夠被普羅大眾廣泛接受的美食,烤鴨能算一個,另一個就得算爆肚了。
爆肚這種小吃,最早出現於清末的燕京,有來燕京謀生的魯東人在東安市場裡頭擺攤賣爆肚,最多的時候有七家賣爆肚的,但最終成了氣候,挑了鋪子的,也只有爆肚王和爆肚馮。
既然有鋪子,當然得有字號,爆肚馮的字號叫“金生隆”。
由於1956年開始公私合營,爆肚馮和燕京城內的其他幾家老號合併到了門框衚衕的同羲飯莊,其它的攤、店則合併進大柵欄西口的國營茶館。
林為民領著幾位外國人進入同羲館,立刻引來飯館內員工和食客們的注意。
這年頭,老外在國內屬實罕見,即便是燕京這個首都也是如此,少不得要被大家團團圍住,像看耍猴一樣好好觀賞一番。
沒有理會店內眾多異樣的目光,幾人落座後,林為民簡單給幾人介紹了一下爆肚馮的來歷。
當幾個老外聽到今天要吃的是“內臟”時,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異常,幾人來到中國已經快一年的時間,吃慣了燕大的食堂,自然也習慣了中國的飲食,他們對於林為民所說的“爆肚”產生了極大的好奇。
由林為民參謀著給幾人點好了東西,大家正閒聊天等著東西上桌呢,想不到一位身材發福的中年領著一位看著五六十歲的婦女走了過來。
“歡迎幾位外國友人光臨我們同羲館!”發福中年男熱情的招呼道。
發福中年男自稱姓佟,是同羲館的經理。
馬克夢等人摸不著頭腦,只能“泥嚎”、“泥嚎”的應付著。
林為民瞧著馮經理的舉動覺得有意思,他先是跟大家打了個招呼,然後又把身邊的婦女介紹給眾人。
原來婦女是爆肚馮家的第三代傳人,自從1956年公私合營之後,就一直在同羲館負責爆肚這攤工作。
聽著林為民介紹眼前這位婦女就是已經傳承近百年的爆肚馮的傳人,馬克夢幾人不明覺厲,肅然起敬。
待到爆肚上桌,佟經理並沒有離開,又主動開口給眾人介紹這吃爆肚的學問。
“我們這爆肚分成毛肚和羊肚,也就是羊牛的胃。依據部位的不一樣,又分成很多種多樣,毛肚分成兩種,毛肚和牛百葉,而羊肚則更加豐富多彩,共分成九種。
如果是一般的吃客,連怎麼吃這肚兒都弄不明白,今天碰巧我給您幾位介紹一下。
羊肚分成食信兒、葫蘆、大草牙、菌類、蘑菇尖兒、背陰肚板、陽面肚板、羊散丹、羊肚領。
別看這毛肚、羊肚分的這麼細,聽著繁瑣,但真正受大傢伙歡迎的,就是牛百葉、牛肚仁、陽面肚板、羊肚領、羊散丹這五種。
再說肚的種類,再說這做法。
爆肚的時間全在一個“爆”字,過火了口味差,口感會變硬,把羊肚切成細絲,用開水爆熟,水流量要大,燒開大滾,火力點要旺,鍋中放進姜蔥段,將食物放進笊籬中,依據食物的不一樣,“爆”的時間段也不一樣,舉好多個事例,羊散丹5秒左右就夠,羊肚板必須7秒,肚菌類則必須8秒,大約4-6秒的佔多數。
除開“爆”有注重,蘸料也是不可或缺,我們爆肚馮的調料配方與眾不同,那可是沿襲百年的專用調料,和涮肉調